-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皇岛扇贝养殖区抑食金球藻褐潮分子生态学探究
万方数据
谨以此论文献给
所有给予我关心、帮助和鼓励的亲人、师长、朋友!
古彬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秦皇岛扇贝养殖区抑食金球藻褐潮分子生态学研究
摘要
2009 年秦皇岛附近海域暴发大规模褐潮,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连年暴发,
对当地的扇贝养殖业造成了很大影响。引发该褐潮的微藻已被确认为抑食金球藻
(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 ),这是在我国海域首次发现该种褐潮。本研究在
20 12-2013 年间对秦皇岛褐潮暴发区进行多次监测与采样,利用克隆文库和实时
荧光定量PCR 方法,研究秦皇岛褐潮暴发区海洋微藻种群结构在空间和时间上
的变化以及褐潮暴发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褐潮暴发的预警、防治和扇
贝健康养殖合理区划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用构建克隆文库的方法对秦皇岛附近海域扇贝养殖区2012 年6 月和
12 月微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研究,并对序列进行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
果发现,秦皇岛扇贝养殖区海洋微藻群落主体类群在所观测的两个月份有很大变
化,其中6 月以抑食金球藻类群为主,而12 月则以甲藻为主。通过对两个月份
不同站点群落组成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冗余分析(RDA )表明,硝酸盐浓度变化
可能是造成该海域真核微藻群落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
(2 )通过对秦皇岛扇贝养殖区内不同季节的抑食金球藻 18SrDNA 拷贝浓
度的定量PCR 检测,了解此海域抑食金球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情况。结果
表明抑食金球藻一般在每年的春末夏初出现暴发性增殖,而在秋冬季的密度较低。
通过对抑食金球藻18S rDNA 拷贝浓度与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变化规律的分析,表
明抑食金球藻的暴发主要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该藻的生长。
另外,研究还发现高盐度的海区可能更适于抑食金球藻的生长。对营养盐的分析
也表明抑食金球藻的暴发可能与硝酸盐浓度的降低有关,而与硅酸盐和磷酸盐的
关系不大。对抑食金球藻 18SrDNA 基因拷贝浓度的空间变化研究发现,抑食金
球藻在养殖活动频繁的海域密度更高,说明人类活动可能也是造成抑食金球藻在
该海域暴发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秦皇岛附近扇贝养殖区在春末夏初硝酸盐浓度降低、温度升高和
人类养殖活动的增加可能是造成该海域抑食金球藻褐潮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抑食金球藻;18S rDNA;克隆文库;荧光定量PCR
万方数据
Molecular Ecology Research of the Brown Tide
(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 in Qinhuangdao Scallop
Culture Area
Abstract
A harmful algae bloom reported to break out in the coastal waters of Qinhuangdao,
China in 2009 has occurred periodically since then. The tide causes a badly effects on
the local scallop cultivation, and the causative species of this bloom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ureococcu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石刁柏Ty1-copia类反转座子Aocrt4的克隆及分析.pdf
- 石油烃胁迫对菲律宾蛤仔的生物有效性和毒性效应研究.pdf
- 石竹中稀有内生放线菌分类学鉴定和抗菌活性初步探究.pdf
- 石荠苧属植物对光照、水分及钾响应的生理生态学研究.pdf
- 石蚕st突变体近等基因系及其回交亲本的蛋白质组学差异分析.pdf
- 石蒜属种间及石蒜居群间染色体核型及过氧化物酶(POD)的研究.pdf
- 硫酸盐还原菌及CuFe双金属颗颗粒处理含铜、锌废水的研究.pdf
- 福建万木林优势植物叶热值、养分和化学组分特征.pdf
- 福建橄榄(Canarium album L.)资源的RAPD探析.pdf
- 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河南分离株NP基因的原核表达和T细胞表位筛选.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