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二学前儿童游戏发展的三种认知水平
专题二:学前儿童游戏发展的三种认知水平
现代认知发展理论依据游戏在儿童认知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特点,将儿童游戏分为机能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等四种基本形式。因此,探讨和分析这种以认知发展为分类参照维度的各种基本游戏形式的产生及发展,即可演绎出学前儿童游戏发展的不同认知水平。了解和掌握游戏发展中的认知发展特点和规律,不仅有助于理清儿童游戏发展的总体趋势,而且也是科学地组织与指导婴幼儿游戏的基础与前提。
一、游戏的最初发展—感觉运动性水平
游戏的发生必须是以动作能力和心理发展的一定水平为前提的。处于人生最初阶段的婴儿身心活动突出表现为感觉运动性的认知特点。儿童的最初形式的游戏是一种机能性游戏(即感觉运动游戏)。感觉运动性是婴儿阶段(特别是2岁前)游戏的基本特征。婴儿在出生后的前半年,首先得到发展的是一些感觉器官的机能(视觉、听觉、嗅觉等)。新出生的婴儿只有一些原始的感觉反应,两只眼球的运动也不协调,有时一只看左,一只看右。在满月之后,其感知觉系统开始能进行较好的调节,能够集中注意于刺激的特征。感知觉活动日趋积极主动,能用眼睛追逐活动着的物体,能侧耳倾听各种声响。此时作为游戏倾向的最基本的标志和信号—微笑开始出现。这种微笑与新生儿最初的内源性的微笑(一种先天的面部反射活动)有着质的不同,它是由外界刺激引发并自得其乐的笑。例如,当孩子看到颜色鲜艳并发出音乐声音的玩具时,会盯着它看、微笑。这可视作最初的游戏表现,即感觉游戏。这种游戏大都在2一3个月开始发生,在l岁以前出现最多。
感觉游戏随适宜刺激的出现和消失而产生和停止,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孩子从这种游戏中得到的快感是生理性的,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机能性需要得到满足的结果。
半年以后,随着眼手协调动作的形成、发展,孩子逐渐能够较准确地抓握物体,出现了初步的有意识动作,婴儿就可以主动地使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现象发生或持续。例如:来回重复推打悬挂的铃挡,反复把某件东西拉过来,再推开,此时游戏也就由从前被动的或欣赏性的感觉游戏转变为主动的感觉运动性游戏了,儿童不仅在感觉器官的运用上也在运动器官的动作功能发挥上获得机能性快乐。当婴儿周岁以后,由于不断增长的体力和动作的发展,孩子对于活动的自然需求进一步增强。这一时期孩子变得十分好动,开始淘气,常常手脚并用地到处爬。在室外,爬楼梯、爬台阶;在室内,喜欢在椅子上爬上爬下,或从椅子上爬到桌子上,又从桌子上爬上窗台。他不知危险,喜欢让成人抱起来抛起来再接住。他形始模仿成人的样子尝试自己用勺子、杯子等日常用品,进行一些日常生活练习的活动。当婴儿真正学会独立行走,便不再满足于与成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独立意识和行动的倾向。正如我们看到,孩子学会走了以后不肯让成人抱,非要下地自己走,吃饭时抢着拿碗,拿勺子自己吃。孩子玩弄物体的独处游戏开始在婴儿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婴儿的感觉运动游戏在感知觉器官和运动系统的发展、成熟过程中不断发展,同时也不断地促进着感知觉和运动机能的成熟和完善,促进着以感知觉和实际运动为基础的感知行动性思维,即婴儿认知的发展继而身心的整体的发展。在感觉运动游戏中,婴儿通过直接感知和动作操作,了解物体的特点和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如相似点、不同点等),不断增长和积累着对各种事物的直接经验(物理经验、数理逻辑经验等,表象活动和想象活动得到了发展,动作和技能得到了发展,至婴儿后期(2岁以后),游戏因此也开始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象征性游戏以及结构游戏成为幼儿游戏的主要形式,也就是进入了学前儿童游戏的象征性阶段。
游戏的典型发展——象征性水平
从儿童出生后第二年即进人感知运动性认知发展的末期,儿童的游戏性质就开始发生变化。从主要由敲打、摇晃、啃咬等动作图式构成的感知运动游戏向模仿真实生活转变。一方面由于表象活动、想象活动的增加及能力的增强,逐渐出现了以一物体假装另一物体和扮演角色为主要形式的象征性游戏。另一方面由于动作和技能的发展,游戏从机能性转向建构性,开始出现了以各种结构材料建构物体的结构造型活动即结构游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象征性游戏的发生:幼儿把积木当蛋糕给布娃娃吃或把木棍当马骑,兴高采烈在操场上跑来跑去,或把椅子当汽车开,模仿着司机开车的动作,嘴里发出“嘀、嘀、嘀”的声音等。幼儿的游戏中的代替(假装、扮演)活动,表现出明显的象征性,它表明幼儿具有了象征性的认知功能。象征性游戏是婴儿典型的游戏形式。它在婴幼儿时期经过一系列渐进的发展变化而趋于成熟和稳定,当达到发展的高峰后又逐渐下降。在大约1一6、7岁之间,象征性游戏有一个起伏的过程,它的发展变化轨迹是一条倒置的V型曲线状,在2~4岁左右是象征性游戏的多发期即发展高峰期。结构游戏中,孩子可运用积木、积塑泥沙等多种多样的材料,构塑出各种各样的形体:如高楼、飞机、桌子、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