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制粒作业的蒸汽调制
制粒作业的蒸汽调制(3 )
熊易强
4 蒸汽系统参数设定—软件
如前面所说,蒸汽系统硬件的恰当选择、布局、安装对保证给调制器输送高
质量蒸汽至关重要,而正确地设定蒸汽参数或软件,则是进一步保证制粒作业中
成功进行蒸汽调制的关键。
4.1 压力调节前后的蒸汽压比例
如前面所说,如果硬件安置恰当并操作正常,分离器之后的蒸汽质量应是干
燥的,这种情况下,蒸汽压一旦急剧下降会造成不利的过热蒸汽。根据作者的经
验,减压阀前后 3~4:1 的压降比在多数情况下是适合的,这个压降水平可让分
离器漏掉的任何水滴闪蒸,并/或可防止在蒸汽到达调制器入口之前再凝结。不
过,如果分离器之后的蒸汽质量仍然不佳,大于4:1 的蒸汽压降比可能更为适合。
4.2 减压阀之后的蒸汽压设定
减压阀之后的蒸汽压设定实际上也是调制器入口的蒸汽压设定。就多数家禽
或其他动物饲料而言,生产上关于蒸汽调制的最佳蒸汽压有两种看法:一种认定
的压力较高(2~3kg/cm2 或更高)为佳,另一种主张用较低的蒸汽压(1.5kg/cm2
或更低)。笔者查阅了两方面的报告,发现报道低压调制结果较好的是用传统的
调制器,物料在调制器内滞留的时间短(通常7~15s);而在较高压力下调制效
果好的滞留时间长得多(40s 或更长),用的是双轴差速调质器(DDC )或熟化
器(Ripener) 这类长滞留调制器。有一份报告在很高的蒸汽压力下(5kg/cm2 )取
得成功,其滞留时间是1~3min (Feed International ,Feb. 1993 ,26 )。
因此,笔者认为对传统调制器应采用低压(1.5kg/cm2 或更低)调制,这类调
制器调制时间都短(例如 15s 或更短)。这时调制器是在大气压力(零表压)下
工作,带压力的蒸汽在进入调制器的瞬间易出现闪蒸,在蒸汽温度降到100℃(大
气压下的饱和蒸汽温度)之前不会凝结,因而也不会释放潜热(能量传递的主要
热源)。蒸汽压越低,开始凝结的时间越短。在调制时间短的情况下,尽量缩短
凝结开始的时间就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在调制时间短的情况下要进行低压调制
的缘故。但是,当发现出调制器的物料温度和水分都低的情况下,操作员或生产
管理员通常首先采取的措施是提高蒸汽压。这种做法的结果总是失败:高压蒸汽
不凝结,却逸出调制器,造成严重浪费!而物料的温度和水分仍然较低。另一方
面,试验数据和现场实例都表明,采用低压蒸汽进行调制使作业得到改进(Xiong
1985 ,2005 )。笔者推荐的并为一些美国饲料厂实际采用的最低蒸汽压是
0.5kg/cm2,当然还可探讨采用再低一些的蒸汽压可能性(与K. Behnke 私人通信,
1999)。
在使用压力低的蒸汽时,要记住低质量蒸汽(较湿)的负面影响对低压蒸汽
更为严重,因为其潜热在总热量中所占比例比压力较高的蒸汽要大。因此, 使
用低压蒸汽进行调制作业时,更需要注意保持蒸汽的高质量。同样很重要的一点
是核查减压器之后的管径(内径)尺寸是否足够大,在要降低蒸汽压时是否能通
过足够的蒸汽流。在进一步降低蒸汽压时,如果发生蒸汽欠缺(蒸汽流量不足)
的情况,就要用更大的管道更换现有的管道。
在滞留时间长(例如 40s 或更长)的情况下,可以相当成功地使用较高的蒸
汽压(2~3kg/cm2 )。这是因为物料在调制器里有足够的滞留时间,凝结开始的
时间长短就不那么要紧了。较高的蒸汽压对低质量(湿)蒸汽不那么敏感,因为
含有较大比例的显热,压力较高的蒸汽所含总热量也稍高。
4.3 蒸汽调制(滞留)时间
如前所述,滞留时间是设定调制所用蒸汽压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长的滞留
时间可以让凝结水渗入饲料中,继而让更多的蒸汽凝结,达到更高的物料温度和
水分,提高制粒效率和颗粒饲料质量。调制时间短的情况下,最高物料水分(到
达堵塞点之前)在正常作业条件下很少超过16.5%;但是,加长滞留时间可以使
调制器出来的物料水分达到或超过18% (笔者现场观察)。
4.4 测定滞留时间
进入调制器的物料碎粒不会在同一时间出来,就是说, 不会有同样的滞留时
间。为考察这个过程,可以用一些染料让进入调制器的物料着色,然后在出口按
一定间隔时间(比如每秒)连续取样。第一份有可视着色物料碎粒的样品代表滞
留时间最短的碎粒。样品着色浓度随时间加大,达到高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宏盛微半导体LY3206_Rev1.6.pdf
-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及答案(全国甲卷)(解析版).docx VIP
- 设计企业级网络架构课件.ppt VIP
- 企业IPO上市流程.pptx VIP
- 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精神卫生福利机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知识专题培训.pptx
- GB_T 17851-2022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 基准和基准体系.pdf
- 2023-2024学年下学期语文五年级期末检测卷 附答案 .pdf VIP
- (高清版)B-T 23331-2020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pdf VIP
- 石槽村煤矿主斜井胶带输送机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011年4月10日.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