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0-2-中南大学网络教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10-2-中南大学网络教育.doc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学评论(双月刊) 2009年第3期(总第155期) 国际法论坛 冷战后时代国际人权法的新发展 及其对现代国际法的影响 万鄂湘 3  毛俊响 33 内容提要:冷战后时代国际人权法的新发展主要表现为:国际人权规范进一步细化、国际人权法的适用范围 日益拓展、国际人权监督机制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司法性逐步增强、人权国际保护方式历经重大转变、尊重和 保护基本人权理念被公认为国际社会的普遍价值。国际人权法的新发展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交织的产 物,它对现代国际法的体系、价值、基本原则和规则产生复杂的影响。 主题词:冷战后时代 国际人权法 新发展 现代国际法   国际人权法是国际法中较为年轻的部门法之一,是在二战结束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冷战期间,国际人权 法无论是在人权规范的发展和编纂方面,还是在国际监督机制的建设与完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冷 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人权法也出现了新的发展。 一、冷战后时代国际人权法的新发展 冷战结束后,国际人权法与以往相比,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总体而言,国际人权法的发展重心已经从制 订人权标准转向如何强化国际人权的实施效果。 (一)国际人权规范的发展和编纂有了新的进展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先后通过了50多份人权公约、议定书和宣言、决议。其中,新通过的国际人权 公约主要有: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保护一切移徙工人及其家属权利国际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和《保护所 有人免遭强迫失踪国际公约》、国际劳工组织大会通过的《土著和部落人民公约》、联合国设立国际刑事法院 全权代表外交会议通过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欧洲理事会通过的《保护少数民族框架公约》等;新通 过的任择议定书主要有: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任择议定书》、《儿童权利公约》 两议定书、《残疾人权利公约任择议定书》、《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任择议定书》;新通过的人权宣 言和决议主要有: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在民族或族裔、宗教和语言上属于少数群体的人的权利宣言》、《土著 人民权利宣言》等。 新出现的国际人权文件在内容上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侧重于对特殊群体(如少数者、移徙工人、残疾 人和儿童)的权利保护;第二,“民族冲突的上升要求迫切的政治关注,少数民族需要更多的法律保护”, ①因 此,无论是在国际层面还是在区域层面,少数者的权利保护都成为人权立法的重点;第三,一些议定书规定了 个人来文申诉制度,作为现行国际人权公约监督制度的重要补充,说明个人来文申诉制度日渐为国际社会所 倚重。 (二)国际人权法的适用范围日益拓展 第一,越来越多的国家批准或加入国际人权公约,承担尊重、保护和实现人权的义务。例如,截至2008 58 3 3 3 ①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2006级博士研究生。 [美]路易斯·亨金:《国际法:政治与价值》,张乃根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6页。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年2月,《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缔约国有161个,而有65个国家是在冷战结束之后批准或加入 该公约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缔约国有156个,而有55个国家是在冷战结束之后批准或 加入该公约的。另外,目前国际社会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批准或加入了至少一项联合国人权公约,绝大部分国 家因为批准或加入多项国际人权公约而承担了尊重、保障和实现人权的义务。 第二,越来越多的人权规则和制度,越过国家,规范绝大多类型—从政治团体到商业公司,再到个人—的 非国家行为体和个人的行为。② 这表明国际人权法不再仅仅制约国家行为,它对非国家实体和个人的行为 也有制约作用,体现了人权义务的“横向效力”。比如,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经济 组织逐渐重视人权问题。一方面,世界银行将减少贫困作为其核心任务,这实质上是在发展经济、社会权利; 另一方面,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虽然极力避免涉及政治,但是都强调良政、法 治和人权。而其所谓的良政,则至少包括思想自由、表达自由和信息自由、公正审判以及参与公共事务等内 容。③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也越来越重视社会责任,制定公司生产守则,强调对人权,特别是劳工权 利的保护。多数跨国公司生产守则以国际人权公约以及国际劳工组织的核心劳工标准为蓝本,承诺提供健 康安全的工作条件,切实保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