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水灾应急预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水灾应急预案

泉矿字[2014]06 关于印发《2014年矿井水灾事故应急预案》的 通 知 ? 各单位: 为加强矿井防治水安全管理,掌握水灾事故应急措施,现将《2014矿井水灾事故应急预案》发给你们,望遵照贯彻执行。 附:2014矿井水灾事故应急预案。 ? ? 宿州泉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O一四年一月二日 ? (此页无正文) 主题词: 安全 事故 预案 发送:各单位 矿长 副矿长 总师 副总师 存档 宿州泉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0 一四年一月二日印 校对:徐长军 2014年矿井水灾事故应急预案 目   录 第一章  矿井概况 第二章  水害 第三章  事故汇报程序 第四章  应急救援体系 ? ? ? ? ? ? ? ? ? ? ? 第一章 矿井概况 一、矿井位置 宿州市泉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杜楼镇境内,距萧县县城约15公里,距徐州市约40公里。 二、矿井自然地理、地质条件 1、自然地理 本区位于淮北平原北部、灵山寨等低山丘陵西部的山前地带,山脉走向大致呈北东40°,主要为寒武、奥陶系灰岩构成的低山、剥蚀残丘。山谷和谷口处常有冲积作用形成的冲沟堆积物,山脉最高标高为286.5m(灵山寨)。 井田内地形较平坦,地面标高33.94~35.30m,发育天然砂堤、河堤滩、洼地等微地貌。 2、交通条件 区内交通方便,公路有萧(县)~永(城),萧(县)~黄(口)公路干线在井田以北约7.9公里通过。区内各村庄有简易公路连接。井田以北约26公里有陇海铁路,东部有符夹铁路通过。经公路或铁路可直达淮北、宿州、阜阳、徐州、河南等地。 3、水文地质条件 (1)、井田内地势平坦,地表水系不发育,矿井东部为岱河由北东向南西经东部通过,另一条沙河从矿区南部通过,正常情况下仅与潜水发生水力联系对井田影响不大;均属老年季节性河流,对本矿基本无影响。井田内西侧为塌陷区,有一泄洪沟通过,对本矿有一定的影响 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为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水量不大,地表水、第四系水对矿井充水影响不大,奥灰水为充水地层的补给水源,一般对矿井开采无影响,开采二叠系煤层水文地质条件属裂隙类简单偏中等。 2.第四系含、隔水层 第四系厚度72.60~86.07M,平均80.13M,含水层可分为二类四个含水层,即孔隙潜水类(Ⅰ含),孔隙承压类(Ⅰ、Ⅱ、Ⅲ含),分述如下:第Ⅰ含水层:厚4.9~7.0M,平均6.29M,以浅黄—灰黄色粉砂(表土)为主,局部地段为粘土质砂和粘土,全区分布稳定。 第Ⅱ含水层:厚2.1~16.1M,平均8.17M,以灰黄色—土黄色粘土质砂、细砂、粉砂为主,全区分布稳定。 第Ⅲ含水层:厚12.020.8M,平均17.98M,以浅灰黄—土黄色砂、粉砂为主,局部含粗砾,分选性好,全区分布稳定。 第Ⅳ含水层:厚3.6~6.20M,平均3.99M,以棕褐色含粘土砾石为主,局部为钙质层,砾石分为灰岩、粉砂岩、砂岩等,松散、分选性差,在井田西部该层相变为砂质粘土或含砾粘土。 隔水层分布于各含水层之间,上部更新统隔水层以灰黄色粘土,砂质粘土为主,可塑性好,中部以棕黄色粘土,含砾粘土、粉砂岩粘土为主,下部以紫红—黑褐色砂质粘土、粉砂质粘为主,含钙质结核及砂姜,厚度较大,隔水性较好。 3、基岩含、隔水层(组) 对开采二叠煤层有直接影响的含水层主要为煤层顶部板砂岩水,风化带裂隙水。奥陶系、石炭系的灰岩水为间接充水的含水层。分述如下: 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砂岩含水层占全组地层厚度的21.1%,与粉砂岩、泥岩成互层状,中组煤的顶板常发育2-3层细—中砂岩,厚度6.11M,底板发育1—2层砂岩,平均厚1.5M顶板细—中砂岩裂隙发育,而底板砂裂隙发育较差。 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砂岩含水层占该组地层的39.7%,B煤层顶板发育2—4层中细粒岩,平均厚20.04M,分布稳定,裂隙发育较差,B煤层底板分布1—2层细砂岩,平均厚13.26M,富水性较强。 基岩隔水层为下石盒子组上部的一厚粉砂岩、泥岩层段,约47M厚,底部发育一段厚约14M的灰色泥岩及灰白色铝质泥岩隔水层,另一隔水层为山西组底部厚约10.92M的灰黑色泥岩隔水层。隔水性能均较好。 4、断层的富水、导水性 井田内断层较少,主要有F4、F0、两条断层,F4断层纵贯井田由1—3条断层组成,断层落差30—500M,切到上、下石盒子组地层,该地层带的富水性、导水性具有差异性。 F0正断层为本井田的浅部断层,断层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