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
○新课标卷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参考答案:
8.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新课标卷Ⅱ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②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参考答案:
8.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9.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郭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
○全国大纲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⑴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⑵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2.⑴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⑵“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景色显现了出来。“随”字形象地表现了山道峰回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想。
○北京卷
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⑴~⑵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韦曲:胜地作此时:.......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4.B、E
⑶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的喜爱(韦曲)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⑴《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2分)
⑵《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2分)
⑶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参考答案:
14.⑴花瓣飘落 柳絮飘飞 春风将尽 子规啼叫
⑵没有直接描写桃花形态,而是借涧水暗写桃花之香。
⑶《暮春》一诗主要抒发了惜春伤感之情;《暮春山间》一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欣赏山中暮春之景的愉悦闲适之感。
○辽宁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8.“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5分)
9.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8.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
9.答案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之情。
答案二: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上片抒发了卷帘放去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对鸟语的悠然之情,下片抒发了飘飘絮影脉脉蘋香春在无人处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
答案三:此词既有孤独惆怅的春愁,又有春景无限的欢欣自得。例如上片有午梦初回浓浓的春愁,也有自对鸟语趣味横生的悠然;例如下片有春在无人处的惊喜,也有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
○上海卷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8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年物理《复习方略》课件(通用版)选修3-1 第7章 实验7测定金属的电阻率.ppt
- 2014年湘教版八年级下数学导学案.doc
- 2014年秋八年级政治上册第4课第1框信任最珍贵课件北师大版.ppt
- 2014年月历.ppt
- 2014年第一轮复习:语音.ppt
- 2014年物理后期高考备考方略.ppt
- 2014年秋季三年级上册英语(Unit 1)Part B.ppt
- 2014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总复习+真题分析+重点预测题目.doc
- 2014年秋高中语文 2.5 滕王阁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ppt
- 2014年第十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初中版)文言文阅读训练基础篇翻译.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