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1.当软化系数等于或小于0.75时,应定为软化岩石;当岩石具有特殊成分、特殊结构或特殊性质时,应定为特殊岩石。如易溶性岩石、膨胀性岩石、崩解性岩石、盐渍化岩石等。
2.对软岩和极软岩,应注意是否具有可软化性、膨胀性、崩解性等特殊性质。
3.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的土,应定为粉土。粉土湿度分类为 稍湿 、湿 、很湿。粘性土状态分类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
4.建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宜分阶段进行,可行性研究勘察应符合选择场址方案的要求;初步勘察应符合初步设计的要求;详细勘察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场地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宜进行施工勘察。
场地较小且无特殊要求的工程可合并勘察阶段。当建筑物平面布置已经确定,且场地或其附近已有岩土工程资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进行详细勘察。场地较小且无特色要求的工程可合并勘察阶段,当建筑物平面布置已经确定,且场地或其附近已有岩土工程资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进行详细勘察。
5.建筑物初步勘察时,在什么情况下可适当增减勘探孔深?
答:当遇下列情形之一时,应适当增减勘探孔深度:
①当勘探孔的地面标高与预计整平地面标高相差较大时,应按其差值调整勘探孔深度;
②在预定深度内遇基岩时,除控制性勘探孔仍应钻入基岩适当深度外,其他勘探孔达到确认的基岩后即可终止钻进;
③在预定深度内有厚度较大,且分布均匀的坚实土层(如碎石土、密实砂、老沉积土等)时,除控制性勘探孔应达到规定深度外,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可适当减少;
④当预定深度内有软弱土层时,勘探孔深度应适当增加,部分控制性勘探孔应穿透软弱土层或达到预计控制深度;
⑤对重型工业建筑应根据结构特点和荷载条件适当增加勘探孔深度。
6.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基础形式
、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主要进行哪些工作:
答:①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②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③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④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⑤查明埋藏的河道、沟 、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⑥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及其变化幅度;
⑦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⑧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7.建筑物详细勘察的勘探点布置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详细勘察的勘探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勘探点宜按建筑物周边线和角点布置,对无特殊要求的其他建筑物可按建筑物或建筑群的范围布置;
②同一建筑范围内的主要受力层或有影响的下卧层起伏较大时,应加密勘探点,查明其变化;
③重大设备基础应单独布置勘探点;重大的动力机器基础和高耸构筑物,勘探点不宜少于3个;
④勘探手段宜采用钻探与触探相配合,在复杂地质条件、湿陷性土、膨胀岩土、风化岩和残积土地区,宜布置适量探井。
详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
一般情况下详细勘察勘探点的间距可按表4.1.15确定
表4.1.15 详细勘察勘探点的间距 (m)
地基复杂程度等级 勘探点间距 地基复杂程度等级 勘探点间距 一级(复杂)
二级(中等复杂) 10~15
15~30 三级(简单) 30~50 8.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有哪些规定?
答: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倍,且不应小于5m;
②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计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0.5 ~1.0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
③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裙房,当不能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置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
④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
⑤在上述规定深度内当遇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详细勘探的勘探孔深,除应符合上述的要求外,尚应符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3章培训与开发历年真题选读.doc
- 最有发展前景的绿化树种教材.doc
- 最新最全办公室职能教材.doc
- 最新安全法教材.doc
- 组合式彩板活动房施工方案教材.doc
- 最全的网站运营计划教材.doc
- 综合防尘措施教材.doc
- 最新执业药师考试辅导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与第11部分常用药物结构特征与作用教材.doc
- 自钻式中空锚杆在边坡防护施工锚固成孔中的应用教材.doc
- 自考库存管理2013笔记教材.doc
- 2025年教育直播平台在线教育平台投资价值研究报告.docx
- 深度解读2025年智能零售设备研发进展与旅游纪念品市场应用报告.docx
- 深度解读2025年污水处理新技术研发与产业融合应用案例报告.docx
- 纳米材料在电子设备无线通信频谱应用创新分析分析报告.docx
- 生物防治技术2025年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效果与政策支持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绿色消费理念传播与消费者行为引导的绿色消费教育项目评估.docx
- 云计算与智慧能源行业融合发展报告.docx
- 深度解读2025年智能零售设备研发成果与餐饮业市场应用报告[002].docx
- 儿外科住院医师《新生儿外科考试资料》模拟考试卷.doc
- 深度解读2025年智能投顾平台风险控制与合规管理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