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口羽扩展探究以及潮平均混合参数化
河口羽扩展研究以及潮平均混合参数化
摘 要
河口羽指当潮流在河口进退时,因垂向和横向剪切所形成的特殊水体。河口
羽因流域来水与海域来水性质上的差异,在河口区形成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变量
的明显梯度变化。河口羽通过两种方式对近岸区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产生影
响:一种是通过河口羽扩展将陆源物质从河流流域直接运输到海洋;另一种是通
过河口羽的湍流过程将河源和海源两种不同性质的水体进行混合,进而形成河口
区特殊的水体环境。河口羽的扩展和混合对流速、泥沙、温度和盐度的垂向混合
等物理过程有着重要作用,是河口区动力机制研究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受河口区
复杂的环境要素影响,数值模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径流、潮差和风以及地形
是影响河口羽扩展和混合的主要因子,探讨河口羽的扩展机制和对混合长期变化
趋势的参数化研究,不但能够加深人们对河口羽动力机制的认识,而且能为数值
模拟提供更加精确的开边界条件。
本文以美国Merrimack 河口为例,在河口中区使用ADCP 进行流速观测、
使用浮标进行表层温盐观测,并通过释放回收表层漂流浮标跟踪河口羽的扩展情
况。结合上述观测数据和风场数据,探讨风对河口中区羽的影响机制。前人关于
风对河口羽影响的研究集中在远区,认为中区羽受河流射流影响显著,从而忽略
了风对中区羽的影响。ADCP 的观测结果表明表层流速与风的相关系数高达0.8,
风对河口中区羽的扩展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水团分析进一步表明:上溯风是导致
河口羽抵制科氏力作用上溯扩展的主要动力因素。通过计算和统计表层漂流浮标
观测数据,得出风向与河口羽扩展方向的角度差在20 °到45 °之间,进一步表
明,在河口中区,风通过浅水Ekman 作用对河口羽进行输运。前人对河口中区
的定义不明确,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摩擦深度与水深的关系可以作为判断河口中
区羽与远区羽的一个标准。
通过在河口近区剥离点附近进行高频锚系 ADCP 上视观测,在观测点获得
了2007 年、2010 年和2011 年丰水期 (共37 天)的整层水体的湍流观测数据。
结合观测数据和径流、潮差以及风场数据,应用“方差方法”研究河口近区剪切
I
层内湍动生成率的长期变化规律和参数化。河口的湍流混合强度主要受层结和剪
切的控制,本研究结果发现剥离点剪切层内的湍流强度与径流、潮差和风均呈正
相关关系。河口径流输运不但为增强层结提供浮力来源,同时也为湍流的产生提
供剪切能量。在河口剪切层内,径流对剪切的增强效果大于层结作用,这是导致
混合的重要能量来源之一。本文提出一种向岸风对湍流增强的机制:向岸风产生
向岸的水体输运,通过正压作用形成一个风增剪切,能够增强湍流强度。
本文利用径流、潮差和风对剪切层内潮平均湍动能生成率进行估算。基于两
个假设:1、约化重力的长期变化主要受流量变化的控制;2 、近区河口羽的剪切
是由径流、潮差和风分别产生的剪切线性叠加而成。基于该假设,基于观测数据,
建立一种全新的参数化方案,即仅利用径流、潮差和风,结合 Froude 数,估算
近区河口羽剪切层内潮平均湍流强度。通过该方案发现,在河口湍流强度长期的
变化过程中,径流和风起到了主要作用,而潮差的作用相对较弱,并且由于不同
河口的地形有所差异,环境因子的重要性也不尽同。
以上结果主要揭示了径流、潮差和风对河口羽的扩展和混的影响,为进一步
认识河口羽的动力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区羽;河口羽扩展;近区羽;湍动能生成率;混合参数化
II
The Impact of River Discharge, Tidal Range, Wind on River
Plume Spreading and Tidal Average mixing
parameterization
Abstract
A river plume is complicate water mass caused by mixing between fresh river
w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