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精神研究法解读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玫瑰》
用精神研究法解读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玫瑰》摘要:本文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从人格结构的三大组成部分出发,探究文章中人物的心理发展,来揭示文章的主题。文章中的女主人公艾米丽自小生活在父亲的羽翼下,在成长的过程未能形成自己健康的人格心理,本我始终受到压抑。父亲死后艾米丽的本我逐渐觉醒,恋上了来自于北方的包工头伯隆,并不顾世俗的反对,坚持和他在一起,本我占据了超我的上风。然而伯隆并无意于成家,艾米丽由爱生恨,她那狭隘的爱与恨加之其本身所具有的那些超我的道德准则重新控制了她,她选择杀死伯隆将他留在身边,并伴着伯隆的尸体度过了自己悲剧的一生。
关键词:精神分析法 人格架构 本我 超我
一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是美国南方作家威廉福克纳的著名作品,这篇文章短小精悍,作者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女人的爱情悲剧,寥寥数笔便生动形象的刻画了一个女人的一生。诸多评论家囿于文章中所表现的女性主义、南方情节和语用学分析。而笔者旨在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中的人格三大结构来分析小说的主题,分析女主人公的变态行为,使得读者能从自我、本我、超我的各个角度深入了解到作者在塑造人物时的独具匠心,同时将精神分析学与文学紧密的联系起来,给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赏析文学作品的视角。
二
根据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其中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它不理会社会准则、伦理道德等外在的行为规范,按照快乐原则来行事。而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遵循“至善原则”。
故事中的女主人公自小在父亲的影响下形成了不健全的人格心理,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父亲的暴戾不得不压抑内心世界的本我,自我也呈现分裂的状态;父亲去世后,艾米丽本我开始蓬勃起来,她渴望遇到爱,并跟来镇上修路的北方佬相恋了;然而面临着失去爱,艾米丽的本我爆发出来,封建守旧的超我标准也重新回归,她选择杀死伯隆来挽留自己的爱情。
三
3.1被压抑的本我
艾米丽的父亲是当时没落的南方贵族的代表,是清教思想的信徒,具有严重的阶级观念。他迂腐自私,不顾女儿的幸福赶走了她所有的追求者,毁掉了她能过上正常女人生活的机会,一味守着他那套已然没落的贵族阶级观念,妄图给女儿找一个贵族门第,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地位。
随着年龄的增长,艾米丽渐渐从一个小女孩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内心深处也开始渴望获得爱情。她无法违抗父亲,在她的概念里违背父亲就是违背道德违背标准,她早已浸在父亲的那种封建守旧的影响下难以自拔;而父亲把她禁锢在旧南方僵化的淑女观里,将她高高捧起,使杰斐逊的小伙子们够不到,她没有同异性接触的机会,受欲望驱使的本我也就没有可以发泄的突破口,无法满足自己内心世界的那个本我的呼唤。
3.2本我的觉醒
父亲死后,她失去了依赖,人格开始有了个体化发展的倾向,曾经受压抑的本我也开始慢慢浮出水面。艾米丽开始做出改变,她剪短了头发,看上去像一个女孩,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志来生活。她的本我得以复苏,主观上似乎也有了重新认识自我的意识萌芽。但是首当其冲的,还是解放因父亲在世时被压抑的本我,作为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年龄,艾米丽渴望爱情,渴望释放那长久以来一直被超我(父亲的价值观)所压抑的本我。
在父亲去世后,她遇到了来南方铺路的包工头。这个包工头精明强干,全镇的人都认识他。然而镇上的人一直把艾米丽当做是一个纪念碑,一个传统的化身。他们无法忍受高贵的艾米丽小姐与这个地位低贱的包工头走在一起,在他们心里没有哪个年轻人能配的上艾米丽。她依旧我行我素,每逢礼拜天都乘着漂亮的马车和伯隆在一起约会,甚至开始购买结婚用的东西,她去首饰店,订购了一套男士用的银质盥洗用具,上面还刻着伯隆的名字,买了全套男士服装。此时的艾米丽已经全心全意要嫁给伯隆,不顾世俗的反对,打算和这个男人共度一生。
3.3本我的爆发与超我的回归
在故事中,当艾米丽正洋溢在幸福的阳光中时,却被告知伯隆是一个无意成家的人,他喜欢和男人在一起。无论是自小养成的依赖性格,还是出于狭隘的爱,亦或是为了维护自己作为贵族的尊严,艾米丽都无法接受这样的一种结果。
最终艾米丽选择用砒霜毒死了伯隆。在心理学上讲,以死之本能毁灭这个践踏他感情的男人,以死之本能的破坏性、毁灭性把伯隆留在了自己身边。在人格结构理论方面讲,艾米丽以毒死伯隆来发泄自己的痛苦和报复,满足自己内心的欲望和快感,此时的艾米丽其本我就是一匹脱缰的野马肆意妄为,完全被“快乐行为”所支配,按照本我的原则来行事。
在内心世界的超我方面讲,艾米丽与伯隆的爱是不被世俗所接受的,他们完全属于不同的阶级,伯隆只是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