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生态策略
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生态策略摘要: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以惠阳淡水河(中心城区地段)景观详细规为例,探索了如何在生态策略下对城市污染河流的整治和滨水空间的营造。
关键词: 生态; 淡水河 ;景观设计
Abstract: The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design i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Huiyang Tamsui River (central city lots) Landscape Regulations example, to explore how the remediation of the urban pollution of rivers and riparian ecological strategy spaceto create.Key words: ecology; Tamsui River;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滨水区,意为水边、海滨、湖边,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地相接的一不定期范围内的区域,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其特点是水与陆地共同构成环境的主导要素。”作为城市与江、河、湖、海接壤的区域,它既是陆地边缘,也是水域边缘。在城市中具有自然山水的景观情趣和公共活动集中、历史文化因素丰富的特点,导向明确、渗透性强的空间特质,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建设系统交融的城市公共空间〔1〕。淡水河发源于深圳市梧桐山北麓,全长95公里,是东江二级支流、西枝江一级支流,流经深圳、惠州两市多个工业发达城镇,并从惠阳中心城区内蜿蜒流过,处于未来惠阳中心城区惠澳与深惠城市发展轴上和惠州次区域景观格局中连接西部惠阳城区、中部生态涵养区和东部大亚湾滨海绿化区的生态景观主轴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淡水河水质日趋恶化,洪涝灾害频繁,河道景观功能薄弱,没有承担起塑造惠阳城市特色的作用。
为更好的解决淡水河的环境污染问题、充分发挥淡水河(中心城区地段)的生态景观价值,本文结合惠阳淡水河(中心城区地段)景观详细规划,探索中心城区地段河流如何合理整治,承担起塑造城市特色的作用。
1、整治理念
结合淡水河穿越惠阳中心城区的特点,提出“安全之河、生态之河、文化之河、经济之河”的整治理念。安全之河是前提,整治以满足惠阳城区及区域(下游西枝江及东江)防洪为前提目标,推进堤岸、堤坝建设及防洪断面改造。生态之河是根本,通过整治,打造“近水绿透”城市,形成“水清天蓝、绿树夹岸、鱼虾洄游、白鸟盘旋”的淡水河自然生态形象。文化之河是提升,按照淡水河不同区段特点,建设特色鲜明的滨河景观,赋予人们休闲空间,重塑地方滨水文化。经济之河是手段,重视城市经营,以河流整治提升沿岸土地价值,有计划地通过整合、盘活沿岸土地资源,为河流整治提供资金支持,提高整治推进效率。
2、整治目标
将淡水河打造成为集生态、文化、休憩、旅游、防洪等功能于一体,体现惠阳“山、水、城”生态城区特色风貌的重要景观带。
3、具体措施
3.1 防洪治涝整治:采用50年一遇防洪标准,针对暴涨暴落的洪水特性及河道空间不足的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防洪堤线位和断面形式。沿线除洋纳左岸等地势较高地段外,均修建堤防抵御洪水;对与规划防洪堤存在冲突的用地,通过置换或改造腾挪防洪空间;在洋纳灵湖、城北、城南处拓宽河道断面,规划湿地公园作为滞洪区,减小洪水暴涨引发的洪涝危害。
3.2 水环境治理:保持河流沿岸主要山体、湿地和河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生态系统平衡。新建白云坑、秋长、三和污水处理厂、扩建惠阳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河道沿线截污管网工程、尾水回用及补给工程、河道清淤工程及污染河水净化与生态修复工程,从河外及河内污染两方面进行水体治理,净化河水,使淡水河水质由劣Ⅴ达到Ⅲ标准。利用洋纳灵湖、城北、城南三个湿地系统,建设生态治污设施,并结合土堤建设,修复沿岸植被,提高河流自净能力,改善枯水期内的河流水质。
3.3 景观与宜居空间塑造:将淡水河两岸50米、淡澳河两岸30米区域作为滨河绿地设计区域,沿线形成连续性与通透性的景观廊道,为居民提供公园、亲水休闲空间等公共场所。防洪堤的设置除联想集团处、老城区中段以及高尔夫球场段为石堤外,其余地段均采用土堤,在防洪堤与水面之间建设滨水游憩休闲带,消除堤岸建设对亲水性、休闲活动的影响及对视线的阻隔,在重要的景观休闲节点防洪堤尽量后移。
4、总体布局
规划从滨水区域与腹地之间的关系、沿河各区段自身特征、城市历史文化品位及打造城市品牌四个方面考虑,打造淡水河景观带四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