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撇捺人生》作文
《撇捺人生》作文 材料本身议论性比较强,很多考生都选择了议论文这一文体。大部分考生能扣住材料进行审题,但文章所用的材料不够丰富、新颖,语言表达没有文采。当然,最大的问题是偏题、跑题。具体表现在: 1.“审题”偏差,不全面。 有的考生只写“撇得开”,却没有顾及到“捺得住”;或者只写了“捺得住”,疏忽了“撇得开”,都没能做到全面辩证分析。材料的关键是“撇”“捺”二字,有的同学不解其意或不完全解其意,内容流于片面,甚至对材料的内容只字不提。有一篇作文的题目是《让放弃打开心灵之窗》,显而易见,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放弃”,是“撇”,这样的论点只抓住了材料的一半。 2.论据材料陈旧,不够充实、有效。 一篇议论文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论据的选择、剪裁和分析。从阅卷现场来看,很多考生在引用材料时,都能驰骋上下几千年,联系中外历史,但唯独没有联系个人实际,导致选择的材料缺乏“个性”和“深度”。考生所涉及的素材大多为中国古代名家,如屈原、司马迁、李白、陶渊明、苏轼、李清照等,素材过于陈旧。还有一些考生由于平时积累很少,只能从历史教材甚至是政治课本中东拼西凑,或者直接将材料中的人物、事件加以扩写或改写,然后加上一个简单的评价、分析,勉强凑成一篇800字的文章。还有一些考生平时看过一些好文章,积累了一些材料,可是在考场作文时只是将它们一一叙述出来,缺乏适当的评价,也就使得这些材料成了一个个摆设,彼此之间缺乏一种内在联系,给人的感觉就是材料的简单堆砌。 3.不会转换话题。 通过高三高强度的作文训练,考生接触到很多话题作文,可是不少考生的思维习惯如旋转的陀螺,惯性极大,不知变通。这种情况反映到考生的作文上,就表现在整篇“默写”平时写作练习时自己的得意之作,这些文章往往观点鲜明,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意境很美,但就是不和题目要求的“撇”“捺”相联系,全文没有“撇”“捺”的影子,结果得分很低。其实这些同学只要稍微变通一下,想方设法将原文与话题进行对接,有效、流畅地多次出现“放弃”或者“坚守”之类的字眼,也许就能得到一个相对可观的分数。这次阅卷中,我们发现这样不会转弯的文章为数较多。 4.语言不够形象畅达。 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有些同学写议论文,常摆出说大道理的架势,将哲学原理和辩证法的术语一股脑搬出来,以求说理充分、透彻,但效果适得其反。一个道理有一千种说法,要尽量选用形象生动的说法。要显形象生动之效,除了采用比喻、类比、事例等论证方法外,形象畅达的语言必不可少。修饰议论文的语言,要注意运用比喻、排比、对偶和反复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形成华美流畅的动感;要注意运用假设句、反问句或整句、散句等句式,使文章增强不可辩驳的气势。修饰语言之功,虽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但只要积久成习,自然会有长进。 【佳作展示Ⅰ】 不撇捺无以致远 佚?名 “如不撇开终是苦,各能捺住就成名。”一撇一捺,成就了大写的“人”。 凡世间之事,撇开虚名、幻想、得失,捺住方寸,才能有一颗坚守的心。只要我们用坚守的心来对待万事,我们的人生终会走向成功。 不撇捺无以致远。能撇能捺,如一阵风,静静地荡过湖面,却不愿掀起一丝波澜;如一缕烟,悠然地在屋顶上袅袅升起,不带走任何尘埃。用坚守的心来感知万物,我们终会有所获得。 其实,人生就像是去参加一次宴会,没有必要一路喧嚣,惊得花草树木不安。带着一颗宁静的心,我们采一束金菊,携一缕清风,以一种超然于物外的精神去赴这次宴会,又何尝不是乐事呢? 走进历史的河流,我静静地感受着那些亘古的一撇一捺。 他,采摘一束菊花,在那条小路上静静地走着。没有世俗的杂念,我看到了他眼中干净的风,看到了他脸上闲适的惬意。撇开功名利禄,在动荡之中仍然安分如此,陶潜,他把心化成了一潭水,超脱世俗之外,流进了宁静之中,他的人生成功了。撇开才能致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永远的碑塔,后人永远记住了他——隐逸者。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带着一身正气而来,却只能在惶恐滩头独自惶恐,在零丁洋里苦叹零丁。当曾经的繁华不再,他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用另一种方式——坚守来实现人生的价值。人们记住了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但更多的是折服于他在荣华富贵面前的平常心态。不坚守无以致远,一身正气的他并没有随风而逝,反而在历史的天空中久久飘荡。他,走进了人们的心中。 无论是旭日和风还是狂风暴雨,我们应该始终坚守着人生的“撇”“捺”。如陶潜,在坚守中飘出一抹淡菊的幽香;如文天祥,在坚守中释放出一身傲然正气。我们何不用坚守来书写出人生辉煌的篇章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溺水急救与心肺复苏操作指南.pptx VIP
- 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JTG_TJ23-2008.pdf VIP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成果总结.pdf VIP
- Big-English-1-配套综合训练.doc VIP
- 译林牛津版模块一_Reading_Home_alone.ppt VIP
- 糖尿病肾病病人的护理.pptx VIP
- 国开02326_管理学基础-机考复习资料.docx VIP
- 第16期:油罐液位仪校验、维护保养要求解读(总第142期)详解.ppt VIP
- 20以内加减法之凑十法、破十法、平十法图解练习题.pdf
- HP-DesignJet-T730--T830-维修手册含电器原理图-66bb89a10d8c6.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