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之成语-谚语-俗语-歇后语.docVIP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之成语-谚语-俗语-歇后语.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之成语-谚语-俗语-歇后语

成语 谚语 俗语 歇后语 1. 成语大比拼。 风( )同( ) ( )崖( )壁 ( )( )无比 和( )可( ) ( )扬顿( ) ( )高( )重 ( )不( )席 张( )李( ) 【答案】风( 雨)同( 舟) ( 悬)崖( 峭 )壁 ( 奇)( 妙)无比 和(蔼 )可( 亲 ) ( 抑)扬顿( 挫) ( 德)高( 望)重 ( 寝 )不( 安)席 张( 冠)李( 戴) 【解析】:成语是的精华内容之一。解答此类题,就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词语补充完整,并尽量不写错别字。 【难度】容易 2.你能用到学过的成语填一填吗? 人们常用___________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____________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______________。 【答案】人们常用 高山流水 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 雅俗共赏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妙笔生花。(后两个空答案不唯一) 【解析】此类题是对成语理解的考查,同时又是对学生本学期所学课文内容进行的考查。所以,它又比直接理解成语难度要大。因此,完成时,一定要认真理解提供的语境和意思,结合自己平时对成语的积累和运用习惯进行逐一答题。 【难度】容易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 B.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C.那是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蜂拥而至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被窝里惊恐 地竖耳听着。 D.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答案】C 【解析】 C项中“蜂拥而至”的意思是“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 【难度】容易 4.下面是《成语词典》中对“舍本逐末”这个成语的注释,阅读后完成练习。 舍本逐末:舍,舍弃;本,树根,指根本;逐,追求;末,枝节、末梢、次要的。舍弃根本的、主要的,而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做事不从根本着眼,而在枝节上用工夫。汉?刘向《战国策?齐策》故有问,舍本而向末者耶?” (1).“舍本逐末”这个成语出自 (2).写作文只追求形式不注重内容,那就是舍本逐末 “舍本逐末”的意思是 (3).用这个成语写一句话 【答案】(1).《战国策?齐策》 (2).原比喻做事不从根本着眼,而在枝节上用工夫。句中指写作文不能注重“内容”这一关键因素,却在“追求形式”这一次要环节上下工夫。 (3).如果我们不,只在包装上下功夫,就显得舍本逐末了。 【解析】 第一题的答案已经出现在短文中。 第二题要把握成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正确理解。在本句中,“舍本逐末”的“本”是指作文的“内容”,“末”是指作文的“形式”。 第三题造句要扣住什么是根本、关键,什么是枝节。这两方面的内容要在所造的句子中有所体现,这样才能造准确。例如:如果我们不,只在包装上下功夫,就显得舍本逐末了。 6.补写成语 ( )扬顿挫 不( )一格 悬崖( )壁 曲高和( ) ( )然大悟 脍( )人口 长途( )涉 张冠李( ) 【答案】抑 拘 峭 寡 恍 炙 跋 戴 【解析】成语的用字比较固定,不会随意改动。平时在识记时注意准确性,就不会出现错误。“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多用以形容声音悦耳。抑”:降低。所以是“压抑”的“抑”。“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种格局。“拘”:“拘束”。“悬崖峭壁”:形容山峰非常陡峭,山势险峻。“峭”:“陡峭”。“曲高和寡”: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寡”:少。“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恍”:猛然,突然。“脍炙人口”: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炙”:烤熟的肉。“长途跋涉”:指路途遥远的翻山涉水。“跋”:翻山越岭。“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戴”:佩戴。 【难度】容易 7.请补全下面两句谚语。 ①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__。 ②熟读唐诗三百首,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始于足下,不会作诗也会吟。 【解析】谚语是人们口头上多年流传的通俗简练、含义深刻的的词语。要求学生要理解识记常见谚语俗语。 【难度】容易 8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