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7年高考语文考前押 题卷(三)(含解析).docVIP

江苏省2017年高考语文考前押 题卷(三)(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2017年高考语文考前押 题卷(三)(含解析)

江苏省2017年高考语文考前押题卷(三)(含解析)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瓦尔登湖》是一本不会消失的书。不是因为它有什么华美的文辞和________的意境,也不是因为它构设了________的故事。它的不可磨灭,是因为作者透过文字所表现出的那种怪谲异常的思路,那种________的不愿苟同性,那种认真而非矫情的实验精神。 A. 深刻  危言耸听  矜持 B. 深邃  危言耸听  矜持 C. 深刻  耸人听闻  执拗 D. 深邃  耸人听闻  执拗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深邃:深;深奥。深刻:达到事情或问题的本质的;内心感受程度很深的。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震惊。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矜持:庄重,严肃;拘谨,拘束。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芈月传》开播一周多时间仍能维持超高收视率,并创下多项收视纪录,足以说明剧目本身品质不俗。 B. 近年来,多位艺人涉毒被捕,其中凡是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公众谅解的,无不是不热衷公益的艺人。 C. 互联网兴起后,各种怪诞、恶搞、粗口、泼皮、另类、粗鄙的语言被贴上来自生活的标签广为流传。 D. 新政策出台以后,想要“二孩”的家庭不仅有了政策保障,独生子女家庭和广大流动人口也将享有服务红利。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B项,多重否定失当,应删除“无不是不”中的第二个“不”。C项,搭配不当,“粗口”和“泼皮”不能修饰“语言”。D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应将“不仅”提到“想要”之前。 3. 下列诗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B.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C.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D.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B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皓月银辉下的洞庭湖面比作银盘,把洞庭山比作青螺。其他三项运用的都是拟人手法,从A项中的“有心”“惜别”“垂泪”可以看出,从C项中的“嫌”字可以看出,从D项中的“送”字可以看出。 4.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 A.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长江之所以波澜壮阔是因为溪流不断汇入,学习也是如此,广泛汲取知识才能丰富自己。 B.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病树逢春恢复生机在于它有执着的信念,如果人们执着追求持之以恒,同样会收获成功。 C.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处山中总是难以看清它的真面目,人们有时深陷生命泥沼是因为对困境缺少清醒认识。 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览名岳大川时,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美,数不胜数的自然风景就会不时映入我们的眼帘。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中注意“活水”,讲的是“知识的更新”;B注意诗句是“病树前头”,讲的是“在腐朽事物即将消亡的同时,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起来”和“执着”无关,D诗句的意思是“一个人在想某个问题或做某件事的时候,遇到了一定阻碍,但是后来某个时刻突然来了灵感,使问题得到解决”和“感受美”无关。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的当等。此题注意引用额诗句和文意的吻合。 5. 以下是几位学者探讨“文学怎样讲述中国故事与中国经验”话题时的发言,最契合论题的一项是 (  ) A. 在精神上站立起来,将中华民族几千年凝聚而成的精神遗产继承下去,同时,在当代中国故事中提炼当代精神核心,构筑中国文艺的内在支撑。 B. 不了解中国当下发生的一切,没有把握中国问题的思想能力,我们的作家就不能算作一个优秀的作家。 C. 历史的风起云涌、传统的塌陷和人伦的巨大改变,便是中国文学讲述的中国大故事,这样的大故事对世界文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D. 今天的作家,有责任、有使命让世界听到、读到、看到中国故事,让凸显东方智慧的中国故事滋养和修复曾偏斜、西化的人类文明。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题干中的“怎样讲述”强调的是方法和途径,只有A项是最契合该论题的。B项从了解和把握中国问题的角度提出了优秀作家的标准,C项阐明了什么才是“中国故事”,D项阐明了作家的责任和“中国故事”对于人类文明的重大意义。 文言文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