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我国书法发展历程及创新探究
浅议我国书法发展历程及创新探究摘 要:书法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传统的词汇中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存在方式,而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开始被新兴事物的潮流所压迫,并且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书法家的创作意识也更加多元化。如何能够在新兴文化中保持传统书法艺术的特质,并且在传承基础上创新,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对书法艺术发展与特征概述,并对当前生存困境进行分析,对传承与发展的问题深入研究。
关键词:书法艺术;民族文化;经济时代;创新;生存困境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015-02
当我们一谈起书法,就会想到源远流长这个词语,但是它有着冗长的历史,却不能保证一定会流传下去,这些发展过程中充斥着变数,并且深刻地影响到我国书法艺术的生存与发展。所以我们想要对书法艺术传承与发展创新,就要认清楚现在的情况,认识到我国书法艺术的生存困境与社会的关系,如何能够在新兴文化中保持传统书法艺术的特质,并且在传承基础上创新,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对书法艺术发展与特征概述,并对当前生存困境进行分析,对传承与发展的问题深入研究。
一、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历程概述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艺术,而真正到书法艺术的发展是在东汉末年才开始发展起来,但是当时的书法艺术只是产生在汉字的萌芽期。而被我国书法界所公认的关于古汉字的资料,是到了商朝末年,约公元前14到11世纪的甲骨文与金文的形式。而我们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些早期出现的汉字就已经具有了传统书法艺术的众多审美因素,例如线条美感、汉字的对称美以及自身的特征美等。
而到了商朝之后一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我国汉字演变的趋势就开始从繁琐到简化,而这些变化能够在字体的形状中看到。到了西周的晚期,金文开始逐渐趋向线条化,而到了战国时期的隶书也开始从民间草篆到传统古隶的方向发展,这样会极度削弱了文字的象形性,但是我国书法艺术自身的艺术性特征会因为书体的变化而逐渐丰富起来。
由于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导致自身的字体差异较大,所以成为了秦始皇发展经济文化的主要障碍,而秦始皇开始兼并天下,大臣主张让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文字,让百姓们能够运用统一的字体,可以说这是我国民族文化历程中的重要功绩。
在秦朝统一之后的字体称为了秦篆,也被称作小篆,是从繁琐的金文中缩减称为简单的篆体。《说文解字序》中曾经记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这些基本上概括了秦朝字体的样子,而秦朝的书法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历程中的革命,为我国书法历史中记下浓重的一笔。
到了汉代,汉字的发展开始分化,从隶书分开成为章草、真书、行书等类别,而到了汉代末期,我国的汉字形式基本发展纯熟,并且具有多元化的风格。当隶书成熟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其他字体开始发展,这为后面晋代草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在另一方面,金文与篆体的应用范围越来越缩小。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在1973年在湖南省长沙市挖掘出的《马王堆帛书》,这部作品的出土解决了一直以来西汉有没有隶书的纷争。这部书法作品具有浓重严肃的感觉,呈现出圆厚的气场,并且具有当时的书写特征----强烈的跳跃感,这也能够反映出篆体到隶书发展的书法阶段。
当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时候的书法艺术起到了承接的作用,传统篆体与隶书都发展完善,可以说这时候的汉隶字体奠定了现代汉字方形的基础形态。而在隶书产生的那刻起,就开始孕育了楷书,而草书可以说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逐渐发展起来,在魏晋南北朝期间的两百余年中,真书、行书与草书都在这时候定型,也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一个承接的阶段,并且出现了书法大家王羲之等人。而到了后期,书法开始承接了东晋的风气,封建阶层的贵人与百姓都喜爱书法,因此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到了唐朝,这一时期的文化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因为人们称之为“书至初唐而极盛。”统治者唐太宗也是喜好书法的大家,还有诗人李白等人,都值得被称赞。这一时期的行书、楷书等都发展到新的境界,并且呈现出独特的时代特点,产生的影响也撼动了整个时代。
在五代十国阶段,战争混乱,虽然书法艺术在这一时期也有发展,但是由于受到战争的影响,整体上是衰败的趋势。但是我们不能忘却杨凝式,他的创作在书法逐渐衰败的五代时期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到了宋朝,书法已经开始发展的十分缓慢,曾经宋太宗赵光义推崇书法,并且将古代帝王的书法购置到国库,成为了流传下来的《淳化阁帖》。在宋朝的书法,基本都是按照《淳化阁帖》模仿,而随着一传一的模式,会与原来的笔迹相差甚远 。在宋朝推崇的书法家有闻名至今的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四大家。
到了元朝,由于初期的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因此书法艺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