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后神经痛治疗与预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疱疹后神经痛治疗与预防

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和预防 摘要 目的 探讨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对116例急性带状疱疹病例和21例疱疹后神经痛病例,分别应用药物,星状神经节阻滞,间断或持续硬膜外神经阻滞及神经干阻滞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疼痛均得到良好控制,未见带状疱疹病例演变为疱疹后神经痛病例。结论 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疼痛缓解有较好疗效。对防止带状疱疹演变为疱疹后神经痛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治疗 预防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reatments and precautions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Methods Drug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SGB),and epidural anesthesia or neurosis anesthesia intermittently or continuelly are used differently to treat 116 patients with acute herpes zoster and 21 patients with PHN. Result neuralgia of 21patients with PHN has been well controlled and no patients with acute hepers zoster developed to PHN after the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above. Conclusion neurosis anesthesia is valuable to the precautions and treatments of PHN. [Key word] PHN treatment precaution 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皮肤及脊髓后根神经节或半月神经节等,常引起神经分布区的皮肤疼痛,并见相应部位皮肤有群簇水疱丘疹,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我院神经科1996-2002年共治疗观察116例带状疱疹和21例疱疹后神经痛。现结合文献对疱疹神经痛形成机理,疱疹后神经痛治疗和预防进行讨论,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1例疱疹后神经痛病例均符合1994年国际疼痛学会(IASP)提出的疱疹后神经痛诊断标准化⑴。定义为疱疹后神经痛(PHN)为皮疹治愈后,仍有持续的,长期的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特征:⑴瘢痕部位的皮肤表面感觉低下,⑵疼痛的性质表现为皮下针刺样疼痛,电击样疼痛,皮肤表面烧灼样感,紧缩样感。⑶痛觉过敏,非疼痛性刺激也引起疼痛。 1.2 疼痛强度评价 本组病例疼痛强度评价采用数字评价量表(NRS),语言评价量表(VRS) = 2 \* GB2 ⑵,疼痛病例在接受神经阻滞治疗后半小时,神经阻滞治疗半个疗程(5次)和一个疗程(10次)后,分别进行评价。 1.3一般资料 本组116例急性带状疱疹病例中,男64例,女52例,男女比是1:0.8 。年龄12-88岁,平均52岁。病程2周-1月。平均3.6周。按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分布17例,第一支,第二支分布区分布8例;按一侧臂丛神经分布区分布的19例,胸脊神经分布区分布的43例,腰,骶脊神经分布区分布29例。其中37例带状疱疹病人,疼痛剧烈,夜间难以入睡,痛苦不堪,止痛药物难以奏效。21例疱疹后神经痛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56-82岁,平均76岁,按三叉神经三支分布区分布6例,按一侧臂丛神经分布区分布7例,按腰,骶神经丛分布区分布8例。其中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化疗病人3例。 1.4 方法 针对疼痛程度和带状疱疹侵犯的部位,分别采用口服卡马西平止痛,星状神经节阻滞止痛,间断或持续硬膜外神经阻滞止痛和神经干阻滞止痛,根据止痛用的方法,将病例分为四组,即卡马西平组,星状神经节阻滞组,间断或持续硬膜外神经阻滞组和神经干阻滞组。以上四组病例同时服用卡马西平,阿昔洛威,弥可保,vitB6,vitB1等口服,疼痛较重,一般情况较差的病人,予静脉补液,口服佳乐定等治疗,卡马西平组为疼痛较轻,持续时间短,疼痛可以耐受病例,口服剂量为300-600mg/日 ,星状神经节阻滞组,为疼痛较重,疱疹病毒侵犯头,面,颈,上胸的病例。阻滞药液2%利多卡因1ml+0.5%布比卡因3ml+生理盐水4ml,病变侧阻滞,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间断或持续膜外神经阻滞组,为疼痛较重,疱疹病毒侵犯胸,腰,臀及下肢病例,根据疱疹病毒侵犯脊神经定位,硬膜外置管,间隔6-8小时硬膜外缓慢推注2%利多卡因2ml+0.5% 布比卡因5ml +生理盐水8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