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出血性脑卒中亚冬眠状态护理
出血性脑卒中亚冬眠状态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出血性脑卒中亚冬眠状态下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13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小剂量冬眠合剂后建立亚冬眠状态,并采取合理护理措施。结果:治愈70例,好转51例,死亡9例。无护理并发症。结论:正确判断出血性脑卒中亚冬眠状态下的意识程度,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各项护理,可降低再出血率,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出血性脑卒中 亚冬眠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20-01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由于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烦躁不安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致使再出血发生。卒中后再出血,致残率、病死率较高,预后不良。早期镇痛镇静治疗是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常规辅助治疗,可以达到解除躁动,防止再出血的目的[1]。建立亚冬眠状态,可使病人顺利度过高颅压脑水肿期。本文报告130例出血性脑卒中在以降低颅内压为主的综合措施的同时,施以亚冬眠,取得较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本组130例。经CT确诊:脑出血98例(基底节出血71例、脑叶出血11例、小脑出血12例、脑干出血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2例。男76例,女54例,年龄45-83岁。入院时神志清楚69例,意识模糊43例,浅昏迷18例。在综合治疗的同时,均接受冬眠治疗14-20天。结果,治愈70例,好转51例,死亡9例。
2 建立亚冬眠状态
2.1 采用1号冬眠合剂(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度冷丁100mg),1/3或1/4量肌肉注射,每6小时肌注一次,以保持病人安静,处于浅睡眠状态为宜。一般首选1/4量,如达不到上述状态,可增至1/3量。病情好转2周后逐渐减量、停用,并给适量的安定类药物镇静数天。
2.2 冬眠合剂与脱水药物配伍使用。为降低颅内压,脱水剂在这类病人中为常规用药。在实施中,我们采用“时间差”交替使用。
2.3 其他辅助措施。头部冰枕,定时更换。人工冬眠头部降温疗法具有降低脑的基础代谢率,使脑对缺氧的耐受力提高,从而改善脑缺氧状态,减轻脑水肿。本疗法保持病人安静,可减少或避免发生再出血[2]。
3 护理
3.1 观察意识的变化。意识变化是判断脑水肿和颅内压高低的重要指征之一,正确认识意识程度对判断病情有重要意义[3]。神志清楚的病人,应用冬眠合剂后可唤醒,能正确回答问题,或能完成指令动作,如果患者对呼唤无应答,说明镇静过深。意识模糊的病人,冬眠治疗后,施以刺激可唤醒,思维和语言不连贯,吞咽、咳嗽、瞳孔对光反射均存在。如大声呼唤或对刺激无反应,说明药物过量或意识障碍加重,护士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对于浅昏迷病人,应观察压眶反应、瞳孔对光反射及肢体活动,如昏迷加深,则停用冬眠合剂。
3.2 瞳孔、呼吸、血压的观察。注意观察两侧瞳孔的形状、大小、边缘、对称性及对光反射是否存在。冬眠合剂后,双侧瞳孔略有缩小但对称。若瞳孔散大、不等大、光反射消失,均应报告医生处理。观察呼吸频率、深度、节律,有无鼾声呼吸。度冷丁对呼吸有抑制作用,如果呼吸异常,则停用冬眠合剂中的度冷丁。
此类病人血压一般都较高,是对颅内压增高情况下为保持相对稳定的脑血流量的脑血管自动调节反应,当颅内压下降时血压也会随之下降。脑出血患者收缩压在180-200mmHg或舒张压100-110mmHg,暂时可不必使用降压药,先脱水降颅压,并严密观察血压情况,必要时再用降压药[4]。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如果平均动脉压125mmHg或收缩压180mmHg,可在血压监测下,使用短效降压药物使血压下降,保持血压稳定在正常或者起病前水平[5]。急性期血压急骤下降表示病情严重,应给升压药物以保证足够的脑供血量。氯丙嗪对外周肾上腺素a受体有较强的阻断作用,并能直接抑制交感神经,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每次冬眠治疗前须测血压,如收缩压低于90mmHg,停用一次,继续观察血压变化。
3.3 预防压疮。出血性脑卒中需绝对卧床休息4周左右[6]。为了防止压疮发生,每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部位。患肢放置时注意保持其功能位置。翻身时,要缓慢,不要突然抬高头部,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3.4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患者由于镇静治疗后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自洁能力降低,肺的分泌物不能排出,增加了呼吸道阻塞和肺部感染的机会[7]。保持环境清洁,空气新鲜,每日紫外线消毒病室一次,病室温度保持在18-20℃,相对湿度60%-70%,减少探视及陪护人员。加强口腔护理,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意识不清者采用侧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对呕吐和咽喉部有分泌物者及时吸出,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液粘稠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所有用物注意消毒、灭菌,严格无菌操作。
3.5 营养支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