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节能CDM项目困境及对策
建筑节能CDM项目困境及对策摘要: 建筑能耗在我国社会总能耗中所占比例迅速攀升,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深受重视且已开展多年。但由于技术、资金、法律法规建设及公共意识等方面的原因总体成效并不佳。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已为我国多个领域的900多个减排项目提供了资金与技术支持,然而在建筑领域内至今没有突破。文章分析了CDM项目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建筑领域内施行所面临的困难,并从组织角度提出了一体化的对策来应对来自规划、技术、经济等方面的挑战,为推进CDM项目在建筑领域内的开展提供了思路。
Abstract: CDM has been widely seen as an efficient mechanism to provide developing countries financi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many fields. However, its performance on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is far to reach its capacity. This paper analysed the barriers of CDM implementation on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in China; and proposed a integrated strategy to overcome these barriers from perspectives of organisation, planning, technology and economics.
关键词: 建筑节能;清洁发展机制;障碍;对策
Key words: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CDM;barriers;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0-0010-031
背景
在全球范围内,建筑能耗约占人类社会总能耗的1/3[1]。在我国,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尤其是建筑耗能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升,呈急剧上扬趋势。据统计,我国建筑耗能总量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1996年的24.1%,再到2001年的27.45%[2],如图1所示。国家建设部科技司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建筑耗能比重最终还将上升至35%左右,因此,建筑也将超越工业、交通等其他行业而最终成为能耗的首位,建筑节能将成为提高全社会能源使用效率的首要方面[3]。目前,我国民用住宅面积已达到400亿m2,其中95%的建筑无论从维护结构还是采暖空调系统来衡量,均属于高耗能建筑,仅有1%的建筑属节能建筑[4]。据建设部2005年的调查统计,2000年至2004年间,全国按照节能标准建造的项目仅为23.35%[5]。建筑节能已被列入国家“十二五”重点节能工程。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技术与资金支持不到位,及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公共意识缺乏等原因,使建筑节能的推广受到很大限制[6][7][8]。
事实上,对于发展中国家节能减排领域内的项目,联合国《京都议定书》框架下运行的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简称CDM)提供了一个较有效的资金与技术资源平台。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缔约的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附件B列表中的国家)在2008年至2012年承诺期内将温室气体(在《京都议定书》附件A列表中的气体)总排放水平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少5%[9]。由于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成本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CDM允许发达国家采用灵活方式,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用项目所产生的核证减排量(CER)冲抵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义务中的一部分。CDM的直接目的有两个,一是为发达国家提供低成本的减排履约方案,二是协助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的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激励,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对全球而言,CDM可以较低的总减排成本实现共同的减排目标,同时推动资金与技术向发展中国家流动。因此,CDM被广泛认同为一种双赢机制而受到各国重视。
截至2010年7月,全球范围内已有2302个项目注册获得注册,年均CERs签发量已达375万吨[9]。我国已大幅超过印度,成为第一大项目注册国与CERs获取国,如图2,图3所示。CDM已为我国多个领域的900多个节能减排项目,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垃圾发电等领域注入了资金与技术。
然而,在如此多的CDM项目中,尚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体育教学设计探究.doc
- 建构主义视角下认同及对两岸关系之启示.doc
- 建构主义视野下体育院校文献检索教学探究.doc
- 建构当代中国高等服装艺术教育模式.doc
- 建立三叉神经痛慢性缩窄环术大鼠模型体会.doc
- 建立低碳电力系统面临挑战及对策.doc
- 建立健全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doc
- 建立及应用基于口腔医学领域本体知识挖掘模型方法.doc
- 建立及实施生产经营责任状管理体系努力实现企业减亏增效责任目标.doc
- 建立环境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doc
- 2025年成人继续教育线上学习模式下的智能辅导系统创新研究.docx
- 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哲理诗对人生观的引领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地理课堂外延野外观察记录法的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通过文学阅读活动促进小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科学气象观测课程对培养学生探究大自然兴趣的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运动健康管理服务在2025年运动心理辅导领域的应用与市场拓展报告[001].docx
- 2025年土壤修复技术对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效果与成本效益评估报告.docx
- 运动健康管理服务行业市场细分领域用户需求分析报告.docx
- 运动健康管理服务行业市场细分领域竞争力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供应链优化策略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