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志第二十八编科技第二十八编科技辖域内科学技术源远流长以.docVIP

朝阳区志第二十八编科技第二十八编科技辖域内科学技术源远流长以.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朝阳区志第二十八编科技第二十八编科技辖域内科学技术源远流长以.doc

朝阳区志第二十八编科技 第二十八编科技 辖域内科学技术源远流长。以东岳庙、日坛、西黄寺为代表的古建筑,集中反映了古建筑领域的科学技术成就。新中国建立后的五六十年代,国家和北京市在辖域内兴建一批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特别是若干国营大中型企业,逐步形成电子、纺织、化工、机械、汽车制造等行业的科研生产基地。在生产建设高潮中,城乡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进行产品、工具技术改造,改进操作方法,逐步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到1963年,区属工厂群众性科技队伍发展到4000多人。“文化大革命”时期,科技活动受到冲击。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深化和城市建设发展,有许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相继入驻辖域,促进辖域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与此同时,区属科技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和健全,街、乡企业迅猛发展,科技队伍日益壮大,各项科技项目计划实施,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科技工作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科普宣传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对朝阳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越来越大贡献。 第一章机构和队伍[1]第一节管理机构1962年成立区农业科技办公室,“文化大革命”初期解散,1975年恢复,由区文教卫生组代管。1978年6月,在农业科技办公室基础上成立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区科委),其职能主要是组织和落实国家和北京市科技计划、政策在朝阳区的实施,制定全区科技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科技情报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发送,科技成果开发、鉴定、推广和应用。当时,工作重点是全区农业科技管理和农业科技项目实施。下设农业科、工业科、科普科和办公室。1980年1月,区科学技术协会成立(简称区科协),与区科委合署办公。1981年,增设教育卫生科。1984年,区科委独立建制后设农业科、工业科和办公室。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后,区科委工作重点扩展为实施“科技兴区”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抓人才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等。1988年,区科委增设综合管理科,同时代管区地震办公室。1990年,成立区民营科技企业办公室,为区科委下属科级、自收自支全民事业单位。1995年11月,区科委农业科、工业科合并为科技计划科,综合管理科改为市场管理科。1974—1985年,区技术监督局、区工业局、区卫生局、区畜牧局、区修理公司、区第二工业局(社队企业局)、区农林局、区水利局、区农机局、区环保局、区房管局、区水产局相继成立科技管理科室。1984—1992年,农村各乡相继成立乡科委、乡科协。1992年后,街道科技管理由区街办经济科和各街道经济办公室负责。 区级科研机构1952年,辖域内成立北京农业大学东郊实习站。1954年,实习站下放东郊区管理,更名区畜牧兽医站,隶属区畜牧局。1960年,成立区农业机械研究所,隶属区农机局,设在区农机修配厂内,1961年停办。1974年4月,成立区技术交流站,隶属区工交组。1975年1月,在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基础上,建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隶属区农林局,下设作物栽培、植保、蔬菜、种子、土肥和总务等组及良种繁育试验场、综合试验室、植保病虫害测报站。1978年,重建区农业机械研究所。1978—1980年,区农科所种子组、良种繁育试验场、植保组、土肥组先后改建为种子公司、良种场、植保站、土肥站,均为区农林局直属机构。区农科所并入区农业大学。1982年,区农科所与区农大分开。1983年,区技术交流站改由区工会领导。1984年10月,在区技术交流站的基础上建区职工技术交流协作委员会,有基层技协(小组)65个,会员286人。同年,区农业局科技室、土肥站并入区农科所。1985年,区农科所设科技办公室、蔬菜室、粮食室、土肥室、化验室、良种试验场。1989年,成立区稀土应用研究所,隶属区工业局。1993年,成立区水产技术推广站,隶属区水产局。 驻区中央、市属科研机构据1995年6月调查统计,辖域内有中央部委所属科研院所98家、市属科研机构25家,名单如后(括号内为通信地址):中科院地球物理所(大屯路甲11号)、中科院微电子中心(北土城西路3号)、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德外祁家豁子华严里7楼)、中科院遥感所(大屯路甲3号)、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大屯路15号)、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大屯路甲3号)、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大屯路甲3号)、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大屯路10号)、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德外祁家豁子)、中科院遗传研究所(大屯路甲3号)、中科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大屯路甲3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日坛路6号)、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金台路2号)、轻工业部规划设计院(白家庄41号楼)、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研究所(光华路12号)、中国食品工业发酵研究所(霄云路32号)、轻工总会标准化研究所(光华路12号)、中国皮革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