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艺术特色.docVIP

论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艺术特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艺术特色

论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艺术特色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挪威作曲家,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也是第一个被世界所承认的斯堪的那维亚作曲家。1843年6月15日,格里格生于卑尔根的商人家庭。他6岁就跟随母亲学习钢琴,得到了良好的音乐启蒙教育。经著名小提琴家O.布尔推荐,1858~1862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莱比锡音乐学院在当时整个欧洲都响誉盛名,他是由门德尔松创办的,建立于1843年,很巧合的是,这与格里格出生在同一年,这似乎与格里格很有缘分。格里格在莱比锡学到了系统的理论知识,感受到了西欧浪漫注意音乐文化的强大气息,在音乐风格上深受肖邦、舒曼等人的影响。毕业后,他在卑尔根举行首次作品音乐会。 格里格有“北方的肖邦”之称,他的创作风格深受肖邦的影响。他曾经说:是肖邦真正教会了他如何写挪威音乐。如果说肖邦的创作与波兰民族血肉相连,他的作品有着强烈的民族精神的话,那么与格里格相比毕竟还是主观性和幻想性更多些,因为肖邦只能在异国他乡通过自己的创作来表达他对祖国沦亡的沉痛,对民族前途的担忧和故乡亲人的思念。而格里格的创作却更具有客观性和现实性。他将自己深深的植入了祖国的土壤,每天都呼吸着祖国的空气,实实在在的体验着人民的喜怒哀乐。因此,他的每一首作品都散发着挪威的泥土芬芳和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他曾经说过:“无论祖国的前途如何,要是把我和挪威分开,那就等于割掉我的手臂和双腿。” 在格里格的创作题材中,最突出的是以音乐表现了北国挪威壮丽、俊秀的自然风貌,农村山区的民间生活和童话传说中的奇幻形象。尤其是最能代表他的创作特点的钢琴抒情小品(共66首,分别编为10集发表)。其中《蝴蝶》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佳作。 在这些作品里,通过民间音调和精雕细琢的艺术提炼,借景物抒情,把挪威的大自然和民间生活乃至神话世界,都描绘成一幅幅色彩瑰丽、风格质朴的音乐水彩画。其中,出色地再现了挪威民间节日和农村婚礼的欢乐场面,响彻着典型的挪威民间舞曲哈林、斯普林的热情奔放和活泼的旋律,艺术地模拟出西部峡湾地区民间提琴手拉奏的五度和弦音响和山区牧民的牧牛歌调,也生动地刻划了民间童话里山妖、风精、侏儒等奇幻形象。在民族风格的探索上(如民间乐汇、调式的运用、民族色彩性的和声配置、民间舞曲特定的节奏音型等),都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抒情小品”一词来自歌德对这一名词在文学上的定义,其内容为个人生活见闻与想象,并非局限于抒发情感和描述心境。 如果我们把音乐发展时期做一个简要分类的话,那么我们可以从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近现代音乐、现代音乐以及20世纪的音乐。而我们本论文分析的格里格正是处于近现代音乐这个历史时期里。所谓近现代音乐,具体是指1750年以后,也就是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逝世以后开始,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古典主义时期。而这时,主要的器乐题材包括: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室内器乐曲和特性曲(Charkterstuck)等。 而小品曲(Bagatelle)就属于特性曲的其中一种。这个名称第一次被大家所熟悉是来源于库普兰的羽管键琴第十组曲(约1717年)中的第七首。这个称谓盛行于18世纪以后。在古典主义时期,以钢琴奏鸣曲(Sonata)为代表的大型作品创作占据主要位置,虽然这个时期的很多主要作曲家也曾写过一些钢琴小品,诸如:莫扎特、贝多芬。但是毕竟为数不多,因此钢琴小品的发展并不象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室内器乐曲发展一样迅猛,而是相对来说比较缓慢。 到了十九世纪,正处于浪漫主义时期的人们,民族解放和独立的运动,同时推动了音乐音乐文化艺术领域的民族主义潮流,这股唤醒民族自强自立意识的思潮与社会现实联系得更为紧密,并与浪漫主义相互融合而又彼此区别。人们强调个人感情的抒发与释放,钢琴小品因此才得以发展,并常冠以描写性的标题,这又类似与标题音乐。 到了十九世纪中叶,钢琴小品,在浪漫主义作曲家的手上,日渐完整,形成了成熟的浪漫主义钢琴小品风格。而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以后,音乐界出现了更多分支,在风格流派上呈现出复杂多变、独树一帜的局面,创作手法也出现了多元化。而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格里格开始了他的“小品”创作,在前辈作曲家众多大型乐曲的基础上,选择了小型乐曲这一题材作为自己创作的中心。 格里格不仅对小品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还树立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 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在结构方面,大多为二段体、三段体或者三部曲式。内部结构比较方整,注重对称的发展,强调结构的稳定与平衡,很少有大的突破,这也流露出当面格里格在莱比锡学院学习的痕迹,但整部作品中也透露出对结构表现力的探索。诸如:《小抒情曲》的内部结构就摆脱了方整的结构。到这不得不提及,格里格用“小抒情曲”作为他作品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