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期末试卷(大题及答案).docVIP

《中国文学史》期末试卷(大题及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史》期末试卷(大题及答案)

《中国文学史》期末试卷(大题和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 二、单选题(每空1分) 注:1、一、二题共32分; 2、单选题A卷6题有三个空,每空1分。 三、诗词名篇默写(每小题8分,共16分) 一诗一词 诗歌:李商隐 词:柳永《望海潮》、《雨霖铃》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唐传奇: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 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 唐传奇的出现与兴盛,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唐传奇的代表作有: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陈玄祐的《离魂记》、李朝威的《柳毅传》、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杜光庭的《虬髯客传》,等等。(后面的代表作家作品至少要写3个) 2、唐代的古文运动 唐代古文运动是指发生在唐代德宗贞元到宪宗元和大约二三十年间的一次文体革命。 其指导思想是“文以明道”说 ,要求用散文阐明儒家之道的基本宗旨,摆脱骈俪体裁的束缚,使文章的形式更好地为内容服务。 古文运动的实质不仅是一场文学革新运动(文体、文风、文学语言),更是一场儒学复兴运动。 领导者是韩愈和柳宗元,参与者很多,有刘禹锡、白居易、元稹等众多士人,一时作手如云,声势大震。这场古文运动,目标明确,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创作实绩,形成了很大的声势,对骈文有压倒的优势,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3、杜牧诗的风格和艺术特点 风格:豪迈、爽快、明朗、劲健 艺术特点: 1、其诗立意高远,内容充实。 2、重立意的同时,也注意对文采和情韵的追求。这一点承袭晚唐柔靡诗风,重文采和情韵。 3、豪迈不羁和情思缠绵相结合、清丽俊爽而又绰约含蓄是其诗艺术上的主要特色。 4、花间词派 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 “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 “”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最高成就的代表。 五、论述题(共1题,28分) (一)结合作品论述苏轼对词的发展贡献。(A卷,此题28分)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1、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苏轼从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 2、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 “自是一家”的内涵: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其文如其为人”,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 3、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 ①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拓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抒情怀抱和人格个性。如《江神子·密州出猎》分析两句。 ②苏词中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如《定风波》分析两句。 ③苏诗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 苏轼不仅在词中大力描绘了作者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而且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写景色,分析两句;《浣溪沙》五首写日常生活。 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位,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中心的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4、“以诗为词”的手法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所谓“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这在苏词中主要表现为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 ①题序:苏轼赋予了词的题序以新的功能。 a、有些题序交代词的创作动机和缘起,以确定词中所抒情感的指向。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分析两句。 b、另有一些题序与词本文在内容上有互补作用。题序纪事,词抒情。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有了词题和词序,既便于交代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也可以丰富和深化词的审美内涵。 ②在词中大量用典,也始于苏轼。词中使事用典,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沈婉的抒情方法。如《江神子·密州出猎》中用了孙权射虎和冯唐故事。 苏词大量运用题序和典故,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5、新的词风——豪放词:奔放豪迈、倾荡磊落如天风海雨般的新风格。 分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至少两三句。 (二)北宋古文运动对唐代古文运动的发展和继承(B卷,此题28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