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古文物青铜三宝神奇效应蕴含的物理——曾侯乙编钟-科学教育
中华古文物 “青铜三宝”神奇效应蕴含的物理
——曾侯乙编钟
严燕来
(原载:赵凯华,秦克诚.物理学照亮世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曾侯乙编钟
1978 年 5 月 22 日凌晨 5 时,在湖北随州城郊的一个小山包上,土破天惊,沉睡于
地下 2400 年的曾侯乙编钟得以重见天日。墓室积水抽干后,所有在场的人都被眼前这
一幕惊呆了:雄伟壮观的曾侯乙编钟历经二千多年,共 65 枚,重达 2567 公斤依然相当
完好悬挂在三层木质钟架上,还有编磬、瑟、笙、排箫、建鼓等乐器 124件,俨然一座
2400 年前辉煌的地下音乐殿堂!
中华文明泱泱 5000 年,约 4500 年前首次出现陶制扁形钟,随后才发展为青铜铸造
的扁形乐钟,直至约 2400 年前的曾侯乙编钟达到鼎盛时期,见图 3-1,展出于湖北省历
史博物馆,其中最上层悬挂的称作钮钟,中间和最下层悬挂着的称作甬钟。 但是编钟
古乐历经两千年的发展在先秦之后逐渐衰落,被世人淡忘,直至曾侯乙编钟出土,才激
发我国音乐界、考古界、科技界、教育界研究的热潮,并引起震撼世界。 在 1997 年香
港回归祖国的盛大庆典晚会上,荡气回肠的交响乐曲 《1997:天、地、人》就是用曾侯
乙编钟为主奏乐器演奏的,更让这一中华文明的千古奇葩在当代世纪之交重现辉煌 !
图31 悬挂在三层典雅钟架上的曾侯乙编钟
1
编钟的乐音性能可谓奇迹般地令世人称道。在此,先将其精湛之处,如数道来。
首先,编钟由青铜铸成,每钟可发两个音,亦称双音钟,并且音程准确,显然经过
相当技术高超的调音,大部分双音是彼此相差小三度或大三度的和谐音。
其二,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达 5 个半八度,比现代大部分乐器都宽,比现代钢琴
仅少一个低八度和一个高八度。
其三,中音区 12 个半音俱全,与现代十二平均律不谋而合,令人叹为观止,用来
演奏中国民乐固然游刃有余,即使西方交响乐曲也能胜任。
其四,编钟钟声延音短暂,即乐音衰减较快,因此可以演奏较快节奏、旋律复杂的
中、外乐曲。
此外,出土的钟体及钟架上还嵌有华丽的金字铭文,记载着编钟的设计、比例和演
奏曲谱,凡 3255 字,更使编钟成为研究先秦古乐的重要文献!
总之, 先秦音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时代高峰, 世界音乐和音乐理论史因此而被改写 !
(一)编钟的乐音性能综述
编钟的乐音性能奇迹般地令世人称道。现将其精湛之处,一一披露,供国人与世人
共享。
首先,编钟由青铜铸成,每钟可发两个音,亦称双音钟(twotonebell),并且音程准
确,显然经过技术相当高超的调音,大部分双音是彼此相差小三度或大三度的和谐音。
其二,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达 5 个半八度,比现代大部分乐器都宽,仅比现代钢
琴少一个低八度和一个高八度。
其三,中音区 12 个半音俱全,与现代十二平均律不谋而合,令人叹为观止,用来
演奏中国民乐固然游刃有余,即使西方交响乐曲也能胜任。
其四,编钟钟声延音短暂,即乐音衰减较快,因此可以演奏节奏较快、旋律复杂的
中、外乐曲。
2
其五,甬钟上对称排列的 36 个钟枚能够抑制高频,改善音质,全套编钟分三层悬
挂构成曾侯乙编钟的中、高、低三个声区。
此外,出土的钟体及钟架上还嵌有华丽的金字铭文,记载着编钟的设计、比例和演
奏曲谱,凡 3255 字,更使编钟成为研究先秦古乐的重要文献!
总之, 先秦音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时代高峰, 世界音乐和音乐理论史因此而被改写 !
尽管我们对古代的音乐哲理不甚了解,但编钟振动发出乐声却尽在物理规律的制约
之中。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者们通过对古编钟的理论模拟和实验研究将其中富
含的物理剖析出来,使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