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 光纤的传输特性 23 41 65
第三章 光纤的传输特性 3.1 光纤的光学特性 3.2 光纤的损耗特性 3.3 光纤的色散特性 3.4 成缆对光纤特性的影响 3.5 典型光纤参数 3.1 光纤的光学特性 光源与光纤端面间存在空气隙,入射到光纤端面的光只有一部分能进入光纤,而进入光纤端面内的光也只有部分符合特定条件的光才能在光纤中发生全内反射而传播。由图可知,只有从空气隙到光纤端面以入射角小于 ?0入射的光线才能传播。?0 实际上是个空间角,也就是说如果光从一个限制在 2?0 的锥形区域中入射到光纤端面上,则光可被光纤捕捉。 数值孔径还可以表示为: 用几何光学分析法可以解释渐变折射率光纤中光线的传播方式。渐变折射率光纤的纤芯折射率为变量,在中心轴线处最高,之后沿径向逐渐减小。可将光纤纤芯分成若干同心圆柱层,每层折射率看作常数,图中三层同心圆柱折射率满足n n n ,光线由第一层向第二层入射时,也即由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入射时有 ? ?,同理? ? ,光在每层传输后,方向都要发生变化,故渐变折射率光纤中光线会向轴线方向发生弯曲现象,而且越靠近轴线弯曲程度就越高,渐变折射率光纤对光的这种作用称为自聚焦。 定义沿 z 轴方向传播单位距离的时间为光线的传播时延,用τ表示,则有: 上式常用来估算阶跃光纤中多径传输所导致的光脉冲展宽。对于折射率分布为抛物线的渐变折射率光纤,最大时延差的计算公式为: 3.2 光纤的损耗特性 3.2.1 吸收损耗 吸收损耗是由制造光纤材料本身以及其中的过渡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OH-)等杂质对光的吸收而产生的损耗,前者是由光纤材料本身特性所决定的,称为本征吸收损耗。 1. 本征吸收损耗 本征吸收损耗在光学波长及附近有两种基本吸收方式: (1) 紫外吸收损耗 紫外吸收损耗是由光纤中传输的紫外光子流将光纤材料中的电子从低能级激发到高能级,此时光子流中的部分能量被电子吸收从而引起损耗。 (2) 红外吸收损耗 红外吸收损耗是由于光纤中传播的光波与晶格相互作用,部分光波能量传递给晶格使其振动加剧从而引起损耗. 2. 杂质吸收损耗 光纤中的有害杂质主要有过渡金属离子,如铁、钴、镍、铜、锰、铬等和OH-。 3. 原子缺陷吸收损耗 通常在光纤的制造过程中,光纤材料受到某种热激励或光辐射时将会发生某个共价键断裂而产生原子缺陷,此时晶格很容易在光场的作用下产生振动从而吸收光能和引起损耗,其峰值吸收波长约为630nm左右。 3.2.2 散射损耗 1. 线性散射损耗 任何光纤波导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无论是材料、尺寸、形状和折射率分布等,均可能有缺陷或不均匀,这将引起光纤传播模式的散射性损耗,由于这类损耗所引起的损耗功率与传播模式的功率成线性关系,故称为线性散射损耗。 (1) 瑞利散射 瑞利散射是一种最基本的散射过程,属于固有散射。 对于短波长光纤,损耗主要取决于瑞利散射损耗。值得强调的是:瑞利散射损耗也是一种本征损耗,它和本征吸收损耗一起构成光纤损耗的理论极限值。 (2) 光纤结构不完善引起散射(波导散射) 在光纤制造过程中,由于工艺、技术问题以及一些随机因素,可能造成光纤结构上的缺陷,如光纤的纤芯和包层的界面不完整、芯径变化、圆度不均匀、光纤中残留气泡和裂痕等,从而引起散射和损耗。 2. 非线性散射损耗 光纤中存在两种非线性散射,它们都与石英光纤的振动激发态有关,分别为受激喇曼散射和受激布里渊散射。 3.2.3 弯曲损耗 光纤的弯曲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曲率半径比光纤的直径大得多的弯曲,习惯称其为弯曲或宏弯;另一种是光纤轴线产生微米级的弯曲,这种高频弯曲习惯称之为微弯。 3.2.4 光纤损耗系数 用损耗系数(衰减系数)的概念来描述光纤的损耗特性,即传输单位长度(1km)时光纤中光功率减小的分贝数。它是描述光纤损耗的主要参数,一般用? 表示,单位dB/km,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 式中:L为光纤长度,以km为单位;P1和P2分别为光纤的输入和输出光功率,以 mW 或 ?W 为单位。 3.3 光纤的色散特性 色散一般用时延差来表示,所谓时延差如前所述,是指不同频率或模式的信号成分传输同样的距离所需要的时间之差。具体可分为模式色散、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 3.3.1 模式色散 不同模式光束有不同群速度,在传输过程中,因不同模式光束的时延不同而产生的色散称模式色散。所谓模式色散用光的射线理论来说,就是由于轨迹不同的各光线沿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点线结合 面面俱到-2013.4.15.ppt
- 王建辉自动控制原理教学02.ppt
- 现代导航系统(演示版)备份.ppt
- 现代数字通信技术 第六章 sdh.ppt
- 现代汽车典型电控系统结构原理与故障诊断第6章.ppt
- 现代电信交换 第02章 信令系统.ppt
- 现代电信交换 第05章 程控交换机的软件组成.ppt
- 现代通信概论第四章 无线电通信.ppt
- 现代通信网第5章-5电话通信网.ppt
- 现代音响与调音技术-第2章2-扬声器及扬声器系统.ppt
- 中国普通硅酸盐水泥项目创业投资方案.docx
- 中国普通马桶盖项目创业投资方案.docx
- 中国普通刨花板项目创业投资方案.docx
- 中国七彩夹层玻璃项目创业投资方案.docx
- 四川省洪雅青衣江元明粉有限公司行业竞争力评级分析报告(2023版).pdf
-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精品课件 专题5 药物合成的重要原料——卤代烃、胺、酰胺 第一单元 卤代烃-微专题7 卤代烃的形成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桥梁”作用.ppt
- 中国嵌入式衣柜项目创业投资方案.docx
- 中国平流式沉淀池项目创业投资方案.docx
- 中国七彩夹层玻璃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项目创业投资方案.docx
- 中国嵌入式红酒柜项目创业投资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