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论语》十则精品课件9.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年级上《论语》十则精品课件9

《论语》是一部什么书? 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共20篇 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 孔子授课图 作为教育家,他弟子三千,贤者七十。 他创造的许多教与学的方法、原则,现在仍在使用。 他是中国读书人的祖师。 北京孔庙 北京孔庙大成殿 孔庙 大成殿 侧面 山东曲阜 孔府大门 一、孔子和《论语》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生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被尊为圣人。改编的《春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他是我国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首创私人讲学之风。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南宋时,朱熹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第1则 朗读 注释 翻译 背诵 朗读正音1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1 孔子说:“学习并按时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 别人不赏识,自己也不怨恨,不是君子吗? 思考 这三句话中,哪一句是讲学习方法?哪一句是讲个人修养? 学而时习之——学习方法; 人不知而不愠——个人修养。 熟读背诵1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2则 朗读 注释 翻译 背诵 朗读正音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思考 “三省”是反省三次吗? 是反省多次。 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一定是确数。下述三事是巧合。 思考 “三省”的内容哪是学习方面的? 哪是修身方面的?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熟读背诵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第3则 朗读 注释 翻译 背诵 朗读正音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思考 “温故”的主张与前面哪句相同? 学而时习之 传不习乎? 熟读背诵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第4则 朗读 注释 翻译 背诵 朗读正音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熟读背诵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第二课时 指出本文的通假字, 并说明通什么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说”通“悦” “女”同“汝” “知”通“智” 第5则 朗读 注释 翻译 背诵 思考 在这一则中, “知”有哪两个读音和意思?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熟读背诵5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第6则 朗读 注释 翻译 背诵 朗读正音6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思考 这一则是讲学习方法, 还是学习态度? 讲学习态度。 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熟读背诵6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第7则 朗读 注释 翻译 背诵 朗读正音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思考 “三人行”一定“有我师” 吗? 如果同行的都是坏人呢? 将“善者”当正面的老师, 将“不善者”当反面教员。 朱熹注此句:“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师也。” (《论语集注》) 思考 这一则和前文哪一则内容相似?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熟读背诵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第8则 朗读 注释 翻译 背诵 朗读正音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思考 从这一则看, 曾子终生奋斗的目标是什么? 实现“仁”的理想。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思考 曾子认为,“士”为什么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熟读背诵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第9则 朗读 注释 翻译 背诵 朗读正音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注释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思考 这一则仅仅是说自然现象吗? 这是以物喻人。 要在严酷环境中坚强不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