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不利影响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不利影响研究
——以X X X社为例
XX
(XXXXX大学经XX学院 XXX专业X级 昆明 650224)
摘 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Transfer of Rural Labor Negative?Influences on Community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XXXcommunity
Abstract: The transfer of the rural labor force is the major problems facing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cess, the peasant migrant workers on the one hand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and improve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farmers; But on the other hand,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has also brought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is paper, the depth of the rural survey data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adverse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rural area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and targeted.
Keywords: rural labor transfer;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前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左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和长期的难题。由于农村内部人多地少,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农业边际收益递减、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及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等原因促使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以及非农业转移。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外出打工者只有几百万人,80年代末则达到2000多万人,1994年剧增到6000多万人[1],2005年农民工总量突破1亿[2],2010年总量达到24223万人[3],2011年超过2.5亿[4]。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辨证的矛盾统一体, 它给农村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农村发展带来难题。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方针的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快慢,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对于样本地来说,研究劳动力转移有利于人们在确实感受到外出务工带来的好处的同时,能够正视劳动力转移后对农村现实和未来发展的不利影响,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教育,呼吁人们对外出务工有一个全面的思考。
1 文献综述
1.1 国内研究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然的选择及要求。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劳动力转移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社会问题,以及理论界研究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
蔡昉、都阳、王美艳从理论和经验两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涉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个层面[5];王东升调查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因、意义及其社会经济效应 [6];胡枫通过对省际跨区域流动的农村劳动力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一般呈现以下两种流向:一是往临近的省份转移;二是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往发达的东南沿海省份转移[7];姚静、李爽、詹耀祖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杨松对中国劳动力转移实施歧视行为的主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政府的歧视行为,一个是企业的歧视行为。秦凤清郭文富兰景力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的政策建议
图1 样本地外出务工劳动力分布状况(2012年)
图2 样本地留守劳动力分布状况(2012年)
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样本地外出务工人口占劳动人口的59%,留守劳动力中女性劳动力的比重明显大于男性,并且男性劳动力成老年化趋势,留守劳动力的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在农村一些重体力劳动是妇女和老人无法胜任的,也达不到青壮年劳动力的效果,因此妇老劳动力对样本地的发展存在着一些限制,表现为:
⑴ 留守妻子负担加重
样本地大多数家庭都是丈夫外出务工,留下妻子料理家务。丈夫外出后,妻子既要抚养孩子照顾老人,又要负责农业生产和对外交往,大大增加了留守妻子的负担。调查显示70%左右的留守妻子感觉配偶外出之后,自己的劳动负担加重。另外,由于夫妻的长期分居,家庭稳定性变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广东东莞农村商业银行春季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制浆车间生产初步技术方案(桉木).docx VIP
-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主题阅读.doc VIP
- ARKInvestBigIdeas2025-歌者PPT中文校对版.pdf VIP
- 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全国篇.doc VIP
- 2025西双版纳供电局及所属县级供电企业项目制用工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三十六计.docx VIP
- 2025年10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pdf VIP
- 大数据数据资产价值评估.pdf VIP
- 钟君申论笔记.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