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弟三章总体经济模型分析.doc
緒論
一、計畫緣起
2007年上半年國際油價、基本金屬、大宗穀物的價格大幅上揚,但最終反映在消費者物價(CPI)的漲幅僅0.61%,當時主計處官員表示,在目前大環境下,廠商不敢貿然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正是使得CPI漲幅溫和的主因。惟後來因受到颱風影響及國際原物料轉嫁效應,9月~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上年同月分別漲3.11%、5.33%、4.80%,創下二年新高;9月以來CPI年增率較上年同月大漲主因在於農、漁產品、燃氣、中藥材、洋菸及成衣服飾價格相對升高。另一方面,11月躉售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月上漲8.23%,其中國產內銷品漲8.16%,進口品漲14.91%(以美元計價),出口品漲3.86%(以美元計價)。在進口物價方面,主因玉米、黃豆、煤、原油、鋼品、鎳、鉛等國際行情仍高,動植物產品及調製食品類、礦產品類與基本金屬及其製品類之進口物價指數於11月分別上漲21.98%、8.85%與25.04%。
食品價格因進口大宗物資及奶品之大漲而跟進,一般大眾所面對之民生必需品如麵條、麵包等無一不漲,惟全年CPI仍低於2%(1~11月平均年增率為1.66%),似無法反應大眾面對物價上漲之壓力。其原因主要在於食品在消費品價格指數中所佔權重較低。通常,發展中國家食品價格佔消費者價格的權重基本在35%以上,而先進國家卻不足20%。而台灣食物類權重佔消費者物價指數千分之250.54,介於兩者之間。即便如此,物價不斷上揚導致一般大眾購買力大幅縮水,薪資階層叫苦連天,其中最大原因即在於實質薪資不高所致,尤其是對於年收入越低者影響越大。據主計處家庭收支調查,我國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家庭,食品及房租水電支出占總消費比重達52%(但高所得家庭所占比重則不及四成)。
此外,運輸費用因油價大漲亦蠢蠢欲動,繼高雄、台中調漲計程車資後,台北市、台北縣及基隆市11月起將計程車資調漲兩成。不過,此一攸關大眾對物價上升感受甚鉅之交通類支出,僅佔消費者物價指數千分之126.25,亦是不高。事實上,2007年前11個月礦產品進口407.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3.9%,其中,原油進口達216.7億美元,占進口比重達10.9%,逾十分之一,顯見其對國內經濟之重要性。
針對政府及民眾關切的物價上升問題,本計畫首先將透過對物價走勢之背景說明、國內外物價的變化與總體經濟模型之探討,分析物價變動對總體經濟的影響;而後透過投入/產出模型,完成物價上漲對個別產業之衝擊分析。此外,亦將經由訪談及舉辦座談會,探討當今物價問題之成因,並提出具體政策建議,以供政府面對物價問題時擬定相關對策之參考。
二、研究方法
(一)、政策分析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政策分析的部分,所採取的研究方法包括:
(1) 蒐集相關次級資料,依據次級資料探究物價波動之成因,以作為政策建議之基礎;
(2) 根據相關文獻及經濟理論,分析這次造成物價變動的成因及影響程度,並進一步擬定可行的政策方針;
(3) 舉辦產官學座談會以及業界之深度訪談,聽取各界看法與建言,形成亟思廣義之效;
(4) 依據前揭綜合分析,提出較適當的長期政策,提供給政府參考。
(二)、實證模型研究方法
有關實證模型主要包括有總體經濟計量模型與投入產出產業關聯模型,茲分述如下:
1.總體經濟模型分析
為分析物價變動對台灣經濟之影響,本研究擬透過台灣總體經濟模型評估物價變動對整體經濟之波及效果。本研究將循凱因斯之需求理論架構,涵蓋商品市場、貨幣市場與勞動市場等。模型重點在探討各類物價與總體經濟變數之傳遞與連結,分析物價變化對臺灣中短期總體經濟之影響,在此以需求面導向(Demand Driving)的凱因斯模型為設計重點。
為能掌握台灣物價之變化趨勢並切合台灣經濟結構之特色,在此擬對各類物價函數進行更細緻的區分,在模型中考慮之物價包括如GDP平減指數、躉售物價指數以及消費者物價指數等。消費者物價指數將依商品性質區分為七類,即(1).食物類;(2).衣著類;(3).居住類;(4).交通類;(5).醫藥保健類;(6).教養娛樂類以及(7)雜項類。有關物價方程式之設定,除考慮其間之連動與轉嫁因素之設定外,亦考量物價變數對實質面變數如國民所得各項組成之影響衝擊,金融面變數如實質貨幣存量,(M2TW/CPITW)、利率、以及台幣兌美元匯率(指數)等變數之連動關係。透過總體模型變數之間傳導與回饋(feedback),可兼顧變數間之相互影響與交互作用(見圖1),模擬有關變數間之相互影響與衝擊反應。在行為方程式的篩選過程中,各解釋變數之選擇與認定主要以相關理論為基礎,希望估計結果能符合理論預期,並具有相當解釋能力,除力求模型之簡便明瞭,並希望各估計式能滿足統計推論的顯著性與殘差項無序列相關之要求。
圖1 總體模型分析架構
2.產業關聯模型—數量模型
一般研究利用投入產出模型主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流程PPT课件.pptx VIP
- (完整版)土建工程师招聘笔试题和答案.pdf VIP
-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pptx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_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pdf VIP
- 2025年班组长成本绩效管理能力竞赛考试题库资料500题(含答案).pdf VIP
- 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流程PPT课件.pptx VIP
- 六安市霍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带答案】.docx VIP
- 医防融合的课件.pptx VIP
- 生物大分子中IPTG的含量测定方法.pdf VIP
- 意识形态工作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