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诱抗素推广-掌握应用技术是关键
S-诱抗素推广:掌握应用技术是关键提到植物生长调节剂,人们很容易想到赤霉素、乙烯利等,而另一种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S-诱抗素却并不为人所熟知。S-诱抗素原名天然脱落酸,是世界公认的第五大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地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而在中国,其推广和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近日,就相关问题,日本东京大学农学博士秃泰雄和国内最大的S-诱抗素原药生产商四川龙蟒福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邵家华给出了答案。
“调节剂中的调节剂”
秃泰雄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天然脱落酸、油菜素内酯等植物激素类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他是S-诱抗素领域的权威专家。
“曾经人们对S-诱抗素功能的认识是抑制作物生长,事实上这个论断是错误的。”秃泰雄介绍说,天然S-诱抗素在50年前就被发现了,它是所有植物都含有的物质。化学家为合成这种物质研究了20年,但由于化工合成的S-诱抗素只有一半的有效成分,在农业应用上不仅没起到好作用,甚至起到反作用。20多年前,日本从一种高档红酒的发酵过程中,发现了合成天然S-诱抗素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后,秃泰雄发现发酵生成的天然S-诱抗素在农作物应用上有非常好的效果。
“在正常的生长条件下,S-诱抗素的作用并不明显,而在光照不好、低温或高温环境下,它配合正常施肥用药能使农作物获得与风调雨顺条件下同等的丰收。原因就在于它能在不利环境条件下加倍增加作物对氮、磷、钾等矿物质的吸收,增强作物的抗逆性。”秃泰雄介绍说。
秃泰雄指出,S-诱抗素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堪称“调节剂中的调节剂”。他解释说,赤霉素、乙烯利等都是在某一方面有特定作用,或是增加产量,或是提高开花率,只能起到单一的作用。而往往开花多了,果实就差了,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像赤霉素会导致枝干徒长,乙烯利连用三年会导致裂果多、树枝硬化等问题,而如果使用时添加少量的S-诱抗素,不仅能使效果倍增,还能减轻一般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副作用。
在日本等国已成熟应用
“经过10年的实践,诱抗素在日本应用已经非常成熟,发展趋势也很好。”秃泰雄说,他去年出版了一本书系统总结了S-诱抗素在日本的应用实践。正如他的论断,在日本通过番茄苗和黄瓜苗的实验证明,在低于15℃和高于35℃的温度下,施用S-诱抗素后,作物对氮、磷、钾、钙、镁的吸收分别增加了1.5倍、2.5倍、3.64倍、4.88倍和15倍。
秃泰雄说,越来越多的日本农民使用S-诱抗素为农作物提质增收。通常在水稻移栽前1~3天施用一次,能使茎叶粗壮,增加有效分蘖和抗倒伏性,显著增加产量。在抽穗的5~10天使用第二次,可以使稻米颗粒饱满,营养物质更均衡,口感和品质更好。“在日本,普通的米是一公斤350日元,而使用了S-诱抗素的大米可以卖到1000日元一公斤。”
“虽然S-诱抗素有着显著的优势,但它并不是要取代其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秃泰雄强调,S-诱抗素的使用讲求综合的协同作用,而不是排他的。S-诱抗素只有配合其他的肥料和药,搭配栽培技术才能发挥威力,比如和杀菌剂、杀虫剂搭配使用能提高30%的药效,和乙烯利搭配使用能减少残留量,这一点在葡萄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培训农民尤为重要
S-诱抗素在中国的应用前景会如何?对此,四川龙蟒福生公司董事长邵家华表示,S-诱抗素在水稻、小麦等作物上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需求,因为作物生长期内往往会经历低温、干旱、霜冻等逆境。而且使用S-诱抗素能提高肥料的吸收效率,大幅减少肥料用量。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S-诱抗素的使用量会逐步扩大。“之前S-诱抗素的成本很高,而龙蟒福生通过高产菌株的培养和发酵大幅降低了成本,去年原药规模化生产线已经成功投产,科技进步已经完全可以实现产业化。”
邵家华同时也表示,在实践中S-诱抗素的推广也碰到一些问题。“关键还是使用方法的掌握,S-诱抗素的用量和时间都很有讲究,不是撒了就会增产。并且一定要和栽培技术结合,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施药,一定要配合好,所以农民的培训很重要。”龙蟒福生去年开始在广东近1%的水稻田推广了S-诱抗素,今年将在黑龙江、湖北等6个粮食大省免费试点推广。
“S-诱抗素灌根吸收效果最好,但和日本、以色列等国家的滴灌不同,中国大部分还是漫灌,农民往往一喷了事,所以还是喷施比较容易推广。我们提出把S-诱抗素和药肥混打,不额外增加劳动量。把浓度都计算好,告诉农民一袋S-诱抗素一桶水或一瓶S-诱抗素一桶水,把使用技术都简单化。先在6个省通过农业部门找种植大户试点,做好后再开培训会教给农民。”邵家华说。
(摘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