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的微生态防治技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病害的微生态防治技术

植物病害的微生态防治技术 及科学施肥方案 山东京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 国家增产菌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重 茬 病 害 根治重茬病害—— 作物微生态防治技术(补充有益菌) 《1》阻断土传、种传病害。 《2》分解土壤毒素,提高根系活力。 《3》疏松土壤,改善根系供氧、防沤根。 《4》使微生态达到平衡。 ★ 由于化肥 不合理的应用导致土壤板结、酸化,以及农药 的大量应用,--抑制了有益微生物生长,土壤微生物已少到了非常危险的程度。 ★ 有益微生物的减少,营养转化受到了障碍,更加加剧了土壤的板结、酸化,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已成了农业增产增收的瓶颈。 微生物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离开微生物,植物的生命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   1、营养转化离不开微生物   2、作物的抗病能力离不开微生物   下面以营养转化的 过程和速度来解释: 土壤肥料科学的新进展 “益生元”微生物菌肥 益 微 益生元的作用·原理 根 系 护 理 线虫的解决方案 化学杀线虫药----直接杀灭 益生元菌肥-----长期抑制 益微,又称增产菌, 是中国农业大学依据陈延熙教授创立的植物微生态学理论研制的专利产品。 益微的研制生产,  ①是微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  ②作物防病、增产的崭新的途径。  ③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④是生产绿色无公害产品的高新    技术产品。 益微的作用·原理 增产:增强光作用、分泌生长素、提高养分的利用率 防病:占位、拮抗、分泌抗生素、愈合伤口,是个量变原理 防药害:。 抗逆:SOD、过氧化物酶、交链孢菌、冰核菌 其它:提高品质、分解有毒物质、降解农药残留 益微和化学农药比较 增强药效示意图 “重茬”防治技术措施 1.微生态防治技术整体解决方案 安丘市凌河镇申宝亮、防姜瘟 对比效果 ..\文档\xiazaidoc 具体操作方法 拌种 使用益微微生态制剂“拌种专用”型。 一般20克益微菌剂拌400-600克左右种子。先将种子浸湿或催芽露白后,将菌剂均匀撒入种子中翻动数次,稍晾即可拌种。 香菜、韭菜等亩用种子量大的作物,可将20克菌剂适量兑水配成菌液拌种,最多可拌5公斤左右种子。 生姜、大蒜、等作物,每亩种量用40克菌剂兑水15公斤喷沾或浸沾种块,即可催芽或播种。马铃薯100克益微混2公斤草木灰,拌马铃薯种150公斤。 拌种后,益微菌可直接进入种子内部,对苗期立枯、猝倒等种传或土传病害有很好的防效。并有提高出苗率、促根壮苗的作用。 苗床营养土处理 使用益生元育苗菌剂。 用量:按1:100拌营养土。1:10拌覆土。 ??? 苗期防病管理 使用益微蔬菜专用型或广谱型。 按30克益微菌剂兑水15-30公斤的比例调成菌液进行喷施。从小苗开出1-2片真叶开始,7-10天一次,共喷施2-3次。 对苗期的根、茎、叶面的各种病害防效显著,并对促进小苗生长、培育壮苗有很好的作用。 苗床灌根: 苗床分苗移栽的作物,按20克益微菌剂兑水15公斤的比例调成菌液进行沾根,可以有效的防止土传病原菌从根系伤口侵染植株,防病效果显著。 益生元微生物菌肥底施   每亩用40-80公斤益生元在定植前穴施。 重茬病害严重的田块可加大益生元的用量,采用面施、沟施和穴施相结合的方法。对疏松改善根际土壤、促进根系发育、预防重茬(土传)的根、茎部病害均有很好的效果。 势弱,品质、产量低 根系、用肥,是问题 施肥结构三要素: 无机、有机、微生物 死棵烂苗怎么办? 就用“益微 ” “益生元” * 作物部分病害 根 腐 病 茄子黄萎病 根 腐 病   表现:作物病害、死棵烂苗,大幅上升,产量下降! 重茬病害的成因:病原菌积累+土壤毒素的积累+土壤板结,根系缺氧      土 壤 状 况 土壤肥料科学的新进展 尿素的吸收 土壤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 CO(NH2)2 NH4HCO3 HNO3 作物吸收 尿素 (有机氮) 碳酸氢氨(氨态氮) 硝酸(硝态氮) 尿素必须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先转化为碳酸氢氨,再转化为硝酸,才能被作物吸收,这就清楚的解释了: 作物的吸收速度: 硝态氮肥氨态氮肥有机态氮肥(尿素) 迫切需要提升土壤微生物的水平! 提高品质 显著增产 自毒物质 土壤毒素 供氧水平 营养环境 微生态平衡 防治根病 抑制线虫 药害、打不住病、抗药性、双方结合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