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暴露剂量

主题:适应、损伤与修复 学科:毒理学 毒理学基本概念 1. 外源化学物 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在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又称外源生物活性物质,是毒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 与之相对应的是内源性化学物,现代毒理学也研究有毒的内源性化学物,如自由基、同型半胱氨酸等 2.毒性 毒性(toxicity):外源化学物能够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 是化学物固有的特性,主要取决于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一般指急性毒性,用半数致死量(LD50)表示,是毒性分级(clasification)和标签(labeling)的重要依据 某些化学物的LD50 3.毒物 毒物(poison, toxicant, toxic agent/substance):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属法规管理名词) 毒物与非毒物之间没有绝对界限,取决于接触的剂量和接触的条件 4. 毒效应 毒效应/作用(toxic effect):外源化学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一定时间,与生物大分子成分相互作用,引起机体有害的生物学改变,又叫有害作用(adverse effect) 毒效应是化学毒物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健康有害作用的表现,改变条件可能影响毒效应 中毒(poisoning):指机体受毒作用引起功能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5. 毒效应谱 毒效应谱(spectrum of toxic effects):指毒效应的性质和强度的变化,可以从机体负荷增加、轻微生理、生化改变到出现中毒症状、体征,直至死亡: (1) 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body burden)增加 (2) 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   (3) 亚临床改变 (4) 临床中毒 (5) 死亡 (6) 其它效应:致癌、致突变、致畸等 6. 靶器官 靶器官(target organ):指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部位,往往只限于一个或少数几个(镉、有机汞) 与局部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的浓度有关,但浓度最高的不一定是靶器官(铅、DDT) 7. 生物学标志 生物学标志(biomarker):以前叫生物标志物,指对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引起的生物学后果的可测定指标。可分为: ① 暴露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 ② 效应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 ③ 易感性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 健康效应模式与生物学标志的关系 8. 剂量 剂量(dose):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重要因素(“The dose makes the poison”,Paracelsus)。包括: 外剂量:给药剂量(administered dose),应用剂量(applied dose),暴露剂量(exposure dose) 内剂量: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送达剂量(delivered dose) 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 effective dose),也叫靶剂量(target dose):指到达作用部位的量,或到达靶器官并与之相互作用的量 内剂量和生物有效剂量难以测定,一般用暴露剂量,以mg/kg, mg/m3, mg/L表示 9. 效应与反应 效应(effect):也叫量反应(gradual response),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产生的生物学改变,可以用计量单位来表示,如mg、mmHg、U等,属于计量资料 反应(response):也叫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产生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率,一般用百分率或比值表示,属于计数资料 10.剂量-反应(效应)关系 是毒理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有重要的毒理学意义: ① 有助于发现化学物的毒效应性质   ② 可用于比较不同化学物的毒性   ③ 有助于确定机体易感性分布 ④ 是判断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损伤之间有因果关系的证据 ⑤ 是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评估的重要内容 11. 毒性参数 上限参数(致死剂量) 绝对致死剂量(absolute lethal dose, LD100) 半数致死剂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 )    最小致死剂量(minimal le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