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物对养分的需求ft Word 文档
1.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1.1农作物的组成十分复杂,已发现有70余种化学元素,但有16种是作物所必需的。
大量营养元素:C、H、O;N、P、K;
中量营养元素
微量营养元素:Fe、B、Mn、Cu、Zn、Mo、Cl等7种元素。
碳、氧、氢在植物体中的含量虽然很高,由于它们来自空气中的氧、二氧化碳和水,比较容易获得,植物一般不感缺乏。
空气中五分之四是氮气,但绝大多数植物不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只有少数植物,如豆科植物等,通过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氮。营养元素硫也有部分来自空气。其他营养元素均来自土壤。
1.2植物需要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的量比较多,而土壤中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量比较少,往往需要施肥加以补充,通称肥料三要素。1.3非必需的营养元素中,有一些元素对植物生长有益,或为某些种类的植物所必需,例如水稻需要硅(Si),藜科植物(甜菜等)需要钠(Na),豆科植物需要钴(Co),茶树需要铝(Al)等。这些元素统称为植物的有益元素。2.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干组织中的含量及对养分的需求状况
2.1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干组织中的含量
序号 元素名称 可利用形态 在干组织中含量(mg/kg) 1 碳(C) CO2 45 2 氧(O) O2 H2O 45 3 氢(H) H2O 6 4 氮(N) NO3- NH4+ 1.5 5 钾(K) K+ 1.0 6 钙(Ca) Ca2+ 0.5 7 镁(Mg) Mg2+ 0.2 8 磷(P) H2PO4- HPO4- 0.2 9 硫(S) SO42- 0.1 10 氯(Cl) Cl- 100 11 铁(Fe) Fe3+ Fe2+ 100 12 锰(Mn) Mn2+ 50 13 硼(B) BO33-B4O72- 20 14 锌(Zn) Zn2+ 20 15 铜(Cu) Cu2+ Cu- 6 16 钼(Mo) MoO42- 0.1
2.2 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2.2.1作物营养状况:不同作物或同种作物不同品种,因遗传基因不同,它们对养分需求差异很大,此外,农作物体内的某一元素过量存在,也会抑制其它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如磷与锌、铁;钾与镁、铵;氮与钙、硼;钙与硼之间均存在拮抗作用;也导致营养失调症的发生。
2.2.2 作物对不同营养元素需求差别:
N素:需N多的作物:甘蔗、水稻、小麦、高梁、棉花、茶、桑
需N少的作物:花生、大豆等豆科作物
P素:需P多的作物:豆科作物和豆科绿肥、油菜、甘蔗、甜菜、棉花
需P少的作物:水稻等
K素:需K多的作物:油菜、大豆、芝麻、马铃薯、甘薯、棉花、麻、烟草、茶、桑等
需K少的作物:水稻、小麦、甘蔗
Ca素:需Ca多的作物:花生、红三叶草、苜蓿
需Ca少的作物:水稻、小麦、玉米、谷子
Mg素:需Mg多的作物:花生、芝麻、谷子、棉花、甜菜、烟草
需Mg少的作物:水稻、小麦、玉米、高梁
S 素:需S多的作物:油菜、大豆、花生、苜蓿、红三叶草、甜菜、烟草
需S少的作物:水稻、小麦、玉米、高梁
B 素:需B多的作物:向日葵、甜菜、油菜、苜蓿
Mn素:需Mn多的作物:小麦、甜菜、烟草、大豆
Zn素:需Zn多的作物:玉米、高梁、大豆、蚕豆
Mo素:需Mo多的作物:
3.大量元素:
3.1氮素
3.1.1氮素的三种形态
(1) 铵态氮肥:氮肥中氮素的形态是氨(NH3)或铵离子(NH4+)。例如液态氨、氨水、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2) 硝态氮:氮肥中氮素的形态是硝酸根(NO3-)。如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钙。
(3) 硝、铵态氮肥:氮肥中含有铵离子和硝酸离子两种形态的氮。如硝酸铵、硝酸铵钙、硫硝酸铵。
(4) 酰铵态氮:例:尿素
① 土壤对尿素吸咐是一种弱吸咐不像铵态氮那样牢固,呈分子态吸咐,在土壤中移动比铵态氮大的多。尿素态氮在土壤中呈垂直分布性状,总的趋势是随水下移,绝大多数尿素态氮存在于中、下层,一般大多数分布在土壤10-30厘米的土层,相反铵态氮则绝大部分滞留在0-10厘米土壤表层。
② 尿素与铵态氮肥、硝态氮肥不同,具有转化的特性,即尿素在土壤中主要依靠微生物分泌的脲酶的作用,先水解为碳铵,再水解为氨和二氧化碳。
尿素的转化与温度有关,一般低温时不转化,当平均气温在10度时,尿素在土壤中7-10天全部分解;20度时4-5天全部分解;30度时,2天全部分解。尿素的转化与土壤性质有关,
③ 氮素的损失途径主要是氨的挥发的反硝化作用造成氮的损失,氮素的渗漏损失比起挥发损失是微不足道的,一般只占施肥。量的千分之一至二。
(5) 氰氨态氮肥:主要有石灰氮,其成分为氰氨化钙(CaCN2)。 3.1.260%—70%。相反的是烟草和蔬菜,它们是喜硝态氮的作物。硝态氮肥极易溶解,在土壤中活动性大,能迅速提供作物氮素营养,同时,又易于流失,肥效较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