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基础与基础检测.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桥梁基础与基础检测

第九章 桥梁地基承载力检测 本节重点: 1.地基容许承载力的概念及确定的方法 2.认识不良地基,了解处理办法 3.如何按照规范法(公式)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 4.现场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5.地基容许承载力不足的处理方法 ;第一节.地基承载力的概念;第一节. 2.地基承载力不足地危害;整体剪切破坏 局部剪切破坏 冲剪破坏;一、整体的剪切破坏 ;二、局部剪切破坏 ;某谷仓的地基整体破坏;三、冲剪破坏 ;冲剪破坏;第一节. 2.地基承载力不足地危害;第一节. 3 确定承载力的方法;第二节.一、地基土(岩)的分类;第二节.工程地基土的类别: 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人工填土 1.粒径大于2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碎石土 2.粒径大于2mm 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砂土 3.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 的土,应定名为粉土。 4.塑性指数大于10 的土应定名为粘性土。粘性土应根据塑性指数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 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塑性指数大于17 的土应定名为粘土。 ;否耶似俺嘉娩定冷频辰嵌站挨噪激凑瞳裳拎吾准熔氛妙感沮轻胞栽颠枚雍桥梁基础与基础检测桥梁基础与基础检测;第二节.常见不良地基土及其特点;第二节. 、常见不良地基土及其特点;、常见不良地基土及其特点;第二节. 、常见不良地基土及其特点;第二节. 、常见不良地基土及其特点;第二节. 、常见不良地基土及其特点;第二节. 、常见不良地基土及其特点;第二节. 、常见不良地基土及其特点;第二节. 、常见不良地基土及其特点;第二节. 、常见不良地基土及其特点;第三节.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第三节. 1.查地基规范表法, (查地基规范表计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第三节. 2.当地经验确定法, (凭经验确定看持力层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 第三节. 用规范法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 ; 第三节. 3、规范法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 (一)规范法确定基本容许承载力[σ0]步骤: (1)确定土的类别。六类:粘性土、砂类土、碎卵石类土、黄土、冻土、岩石。 (2)确定土的状态。包括天然松密和稠度状态。 其中,粘性土按液性指数分为坚硬、半坚硬、硬塑、软塑和流塑状态。 砂类土根据相对密度分为稍密、中等密实、密实状态。 碎卵石类土按密实度分为密实、中等密实、松散状态。 (3)确定土的容许承载力(基本容许承载力)。查表; (二)修正容许承载力[σ]步的确定: 当基础最小边宽度b超过2m或基础埋置深度h超过3m且h/b≤4时,按以下公式进行修正提高。 说明: (1)当b〈2m时取2m; b〉10m时取10m。 (2)基础埋置深度由一般冲刷线算起;无冲刷由原地面算起;位于挖方内的基础,由开挖后地面算起。 (3)γ1—基底土天然容重,如透水性土取浮容重。 (4) γ2—基底以上土容重,如持力层在水面以下且为不透水性土,取饱和容重;如持力层为透水层,取浮容重。 (5)K修正系数。; 第三节. 7、注意事项 (1)当地基土不均匀或土层倾斜较大,易引起结构物不均匀沉降时,必须通过现场荷载试验确定。 (2)对漂石、块石,可参照碎卵石确定,并适当提高。 (3)对于易风化的岩石地基,应注意施工后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必要时通过现场荷载试验确定。 (4)多年冻土地基只适用于不融沉性土和弱融沉性土。对于干燥的碎石土和砂土或含水量小于10%的粘性土,其承载力可按非冻土考虑。;第三节. 4、浅层地基平板荷载试验;地基在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状态的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 ①压密阶段(直线变形阶段):比例界限Pr; ②剪切阶段:极限荷载Pu。 ③破坏阶段:P—S曲线陡直下降。; 2、试验设备 荷载板试验或地锚反力加载装置。加载板一般为方形或圆形,受压面积2500cm2(50×50cm)或5000cm2 (70.7×70.7cm) 。 原则:加载、卸载既简便又安全,同时对沉降量的观测无影响。 3、加载方法 分级维持荷载沉降相对稳定法(慢速法)、 沉降非稳定法(快速法) 加载标准:第一级荷载取卸去土体自重;分级荷载取土层估计极限强度的1/8~1/10。总荷载接近土层极限荷载。加载精度达到最大荷载的1%,沉降观测精度0.01mm.;涩帚咱刻定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