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之海.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空之海

時空之海 時空之海 作者簡介 陳之藩,字範生,河北省霸州市人,1925 年生。1948 年北 洋大學電機系畢業,在台北國立編譯館工作。後赴美深造,取得 美國賓夕法尼亞科學碩士。其後到英國劍橋當研究生,取得英國 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先後在美國和香港的大學講學,曾任美國普 林斯頓大學副研究員,休士頓大學教授,波士頓大學教授,香港 中文大學電子工程系榮譽教授;也曾回台灣在清華大學、國立台 灣成功大學等任教。著有電機工程論文百篇,《系統導論》及《人 工智慧語言》專書二冊;散文有《蔚藍的天》、《旅美小簡》、《在 春風裡》、《劍河倒影》、《一星如月》、《時空之海》、《散步》等。 陳之藩在物理、電學等專業領域的著作極為可觀,曾獲選為 英國電機工程學會院士。陳氏學的雖然是科技,但自幼喜愛文 學,國學基礎深厚,文筆佳妙,思想鴻博,「除了科技領域的一 片天,始終為文學保留著一席之地」。他的散文作品帶有透徹的 理性,取材常由生活體驗出發,融入豐富的人生閱歷,風格極為 突出。 作品背景 陳之藩的《時空之海》有兩個版本,其一是 1996 年由台北 市遠東圖書公司出版(後稱「遠東版」),其二是2004 年由香港 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後稱「牛津版」)。「遠東版」收錄文章共 27 篇,「牛津版」以《一百與一百二十五》為序(此為「遠東版」 所無),收錄的15 篇作品,全部已收錄於「遠東版」中。由於「遠 東版」於十多年前在台北出版,坊間已不易覓得,故以香港的「牛 津版」為藍本,作出簡介。 121 中學中國文學名著選讀簡介(中四至中六) 「牛津版」的序《一百與一百二十五》寫於2004 年 3 月 9 日。序文之後,作者在補記中指出本集收錄了從二十世紀九十年 代到二十世紀尾,在波士頓與台南,以及兩邊跑時所寫的散文。 作者又說:「現在已是2004 年,為二十年來所寫的散文集補一個 序,以說明寫作此書的原委,不應該是很難的事,但竟也沒有什 麼可說的。我所能寫的只有此時此地的心理狀態。也就把剛剛作 的小文:《一百與一百二十五》拿來當作這本書的序罷。」。然而, 即使背景有所改變,在不同的時空,作者探索的仍是永恆不變的 主題。 內容大要 本書收錄的文章可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開首的五篇作品,寫的是作者「起伏的思潮」。 由八十年代末的一篇演講辭《進步與保守》開始,作者回憶起這 幾十年來家國的變化和萬里河山的滄桑,表達個人對進步與保守 的看法,勉勵畢業生要進退有據。 《三部自傳》包括哈代的《一個數學家的辯白》、溫納的《我 是一個數學家》、戴森的《攪擾宇宙》,都是劃時代之作,突顯出 二十世紀前葉、中葉與末葉三個不同時代的精神。哈代為數學而 數學,為藝術而藝術;溫納的數學,起於應用,終於應用;戴森 認為科學要與價值掛鉤。陳氏對這三本科學家的自傳感到震撼, 尤其對戴森的想法,感受最深。 《時間的究竟》和《時空之海》寫科學家對時空的看法。陳 之藩讚嘆《愛因斯坦的夢》作者萊特曼將最難捉摸的一個概 念——「時間」可以用詩的形式解讀,用雕刻品的形式展示,用 圖畫的形式欣賞,用曲調的形式品味,這個說法實在精彩,也是 其他研究愛氏的思想理論和背景的專書所不及的,而布萊克的畫 (「時空之海」)和詩(《無邪的占兆》)與愛因斯坦的時空觀最為 神似。《鉛筆和釘子》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趙忠堯的感傷之情,流 露出一種既感性亦理性的掙扎。 122 時空之海 第二部分包括五篇文章,從《莫須有與想當然》到《談典故》, 篇幅較短,題材內容都較為適合中學生閱讀。當中《莫須有與想 當然》揭示了中國文化中很多的「莫須有」與「想當然」。《數學 與電子》通過愛因斯坦回答學生的話,說明數學和電子的關係, 兩條腿走路是正常的,但有兩條腿的人,並不一定可以當賽跑選 手。《作家與版稅》提出政府有責任保護作家的版稅。《談忠藎》 和《談典故》介紹一位忠臣汲黯的事跡,以及與他相關的典故。 第三部分包括本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