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代导演分析之邵醉翁
第一代导演分析之邵醉翁
第一代导演中国电影的拓荒者
中国电影始于1905年,由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出资,刘仲伦摄影的京剧《定军山》。这部电影是对戏剧舞台上表演内容的忠实记录,摄影机摆放的位置也是在观众席,因此这部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一部戏剧纪录片。早期的中国电影与戏曲有着密切的关系,又受到当时被称为文明戏的话剧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的电影又叫做“影戏”。1913年,郑正秋与张石川合作拍摄了《难夫难妻》,进行独立的电影剧本创作,开始尝试摆脱戏曲舞台的框范,被夏衍誉为“给中国电影事业铺下了第一块奠基石”。他们也就成了中国的第一代电影人,中国的“第一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这一代导演约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艺术技巧而言,第一代导演还处于摸索阶段。
这一代导演约 100 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
最强电影家族
邵氏兄弟(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邵逸夫)电影事业邵氏几乎是中国电影史上最重要的电影家族,自邵醉翁1925年在上海创立天一影片公司,到今天已有整整八十年的历史。邵氏家族中投入电影发展的兄弟四人,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和邵逸夫,分工各自不同,管理职责明确,当属于家族企业中的典范。在邵逸夫的经营下,邵氏兄弟公司开创了香港电影的新时代,在二十年的时间内,几乎独霸香港影坛,网罗了李翰祥、张彻等电影人才,更创建了完备的现代制片工业体系,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一.邵醉翁其人
邵醉翁 (1896~1975) 原名同章,字仁杰,号醉翁,镇海庄市朱家桥人。其父邵玉轩,早年在上海经营锦泰昌颜料行。914年毕业于神州大学,历任上海地方审判厅律师、中法振业银行经理,在津、沪、浙与人合办30余家商号,因经营失败改事文化娱乐业。1922年与人合办笑舞台,演出文明戏
1925年于上海创办天一影片公司,任总经理兼导演,改编古典小说及民间传说,摄制《梁祝痛史》等片,并于南洋等地建立发行网。后改名天一青年影片公司(1928年下半年复原名),复以天元公司、天生公司名独资拍摄《七侠五义》等,1931年始拍摄有声片《歌场春色》。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聘汤晓丹等拍摄《芸兰姑娘》、《一夜豪华》(根据莫泊桑《项链》改编)、《挣扎》(被禁止在租界公映)等进步片。抗战爆发后去香港,未几改名南洋影片公司,后又设邵氏公司,所营事业渐移给弟邵逸夫、邵村人、邵仁枚等主持。逝于上海。
1914年,邵醉翁在神州大学法科毕业后,任上海地方法院及会审公廨执业律师。嗣后,先后与人在上海、天津、镇江、宁波、嘉兴、湖州等地,合股开办颜料、北货、绸布、纸张、钱庄等商号,还与朱葆三、张小松、倪幼丹、卢子嘉等合资创办中法振业银行,并被推为经理。后因经营华友蛋厂失败,感到商业活动中,有的不讲诚信,甚至尔虞我诈。认为要感化人心,移风易俗,舞台剧(当时称文明戏)投资不多,通俗易懂,倒可试试。
从商经过
1921年改行从商,在津、沪、浙与人合办30余家商号。由于经营失败,于1922年和张石川等集股经营“笑舞台”演出文明戏,并创办了“和平社”剧团,演出自编讽世剧本。不久,张石川离“笑舞台”
1922年初,邵醉翁在上海与人合作,经营笑舞台,由张石川任顾问,(张,镇海县霞浦人,后为明星影片公司创办人),张石川为前台经理,郑正秋(我国著名戏剧活动家)为后台经理,从事文明戏演出。不久,张石川兄弟,郑正秋等,创办了明星影片公司。这样,笑舞台失去了两个骨干台柱,邵醉翁对搞文明戏又产生了动摇。
1923年底,张石川,郑正秋等,以8个月时间拍摄的《孤儿救祖记》获得成功,观众拥跃,票房收入甚丰。这对邵醉翁是一个有力的吸引,于是决心投身电影事业。
1925年6月,邵醉公司以原来笑舞台文明戏赏为班底,投资1万银元,在闸北横浜桥,创办了天一影片公司,自任总经理兼导演,他二弟邵村人(仁棣)任会计,三弟邵仁枚任发行,五弟邵逸夫(仁楞)任外埠发行,在南洋建立发行网。
天一公司成立后,第一部影片是《立地成佛》,接下去是《女侠李飞飞》,《忠孝节义》,三部片子都是邵醉翁自己导演,使他赚了不少钱。
由于拍电影能赚钱,一时电影公司如雨后春笋,上海一地多达40余家。片子内容大都雷同,很快失去市场。邵醉翁另辟蹊征,专拍以民间故事和古典小说为兰本的古装本。如《梁祝痛史》、《义妖白蛇传》、《珍珠塔》、《孟姜女》等。故事内容观众比较熟悉,因此很受欢迎,特别是在南洋一带。于是邵醉翁便把发行重点放到南洋,并与南洋制版商开设的青年影片公司合资拍片,把“天一”改名为“天一青年影片公司”。拍摄了《刘关张大破黄巾》、《西游记女儿国》等近10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