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晋北三关-铁马冰河入梦来
晋北三关:铁马冰河入梦来长城的精华在关隘,恰巧有名的外三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都在晋北。大同边墙五堡,宁武大水口长城、阳方口长城,偏关的老牛湾长城,代县的白草口长城等处依然能把来到它面前的人带回那金戈铁马的边塞风云。素面朝天的长城毫不走样地保留着岁月的痕迹,更能让人感受到长城那古朴、苍凉的魅力。于是,六人以内三关为主轴,开始了晋北的长城之旅。
寻访长城是比较艰苦的,长城保存完好的地方大多交通不便,经济闭塞,或许正因这样,长城才得以保存至今,不过所到之处食宿并没大碍。
“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
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
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
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唱着这首《出塞曲》身随心走,“左云”、“右玉”古之的地名都似藏着几分深意,读来唇齿留香。
大同—左云
穿越大同煤灰飘飘的街区和小镇,当白云突然出现的时候,离左云县城就不远了。
山西的公路被运煤的货车碾轧得坎坷不平,路面上到处是黑乎乎的煤渣,煤矿的粉尘和焦化厂的浓烟将山西的空气染得污浊不堪。两边的高坡深沟祼露在外,只有稀落的几棵老旱杨无助、病态地立在那儿,枝叶不展没有树荫,根勉强地抓住身下的土壤。风吹过卷走一层土,慢慢地把树根露出,有的达到近一米高象长在土台上,如同一只嶙峋的手护着那点赖以生存的之所,又象用手捧起的水眼睁睁看着它流逝又无能为力。树干的两端朝着两个方向挣扎、抗争、努力着,若不是那点绿,尘埃间分不清哪个是枝哪个是根,看着令人着急难过。除此之外陪伴我们的,就只有高坡上四处耸立的烽燧和极度贫瘠的土地——这样的土地居然孕育出强盛了五千年的中原文化。
左云—八台子
去八台子的时候雨一直下。雨,不分关内关外,路一直烂,不分晋北蒙南。脚上的鞋越来越重、越来越高,有粘性的黄土粘了一层又一层,自重过大掉了再粘,周而复始,站在高低不平的鞋上东倒西歪。
八台子村位于左云县北部,在以长城为线索绘制的地图上,八台子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当地人眼里它只是一个穷村庄。村庄落在斜坡上,一排又一排的土房之后就是长城,长城的砖已被当地人剥尽,留下土墙,风吹雨打过,一幅萎落的模样。我们感兴趣的是一座天主教的塔楼。它和一片杂草一起立于山坡,当地人没有人清楚它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更不觉得它除了一身砖石之外还有什么出奇。想说当地人这样不好,还是算了,就让它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吧!对于一个把猪养在街上的村庄,这种批评是不公平的。
左云—偏关
昨天的一场雨说尽了乌云想说的话,从此后天空如洗。艳阳下的红色绿色的树叶在湛蓝的背景里色彩强烈得令人炫目,若不是那千沟万壑,若不是高原上那大漠的风,简直让人觉得是在西部的某个小镇。我们抵挡不住大自然这样大块的用色,开始傻笑、唱歌。阳光很快就把烂泥晒干,接着又把人们的心情调成“好”,拦车很容易,倒是自己身上的脏有点对不起人家的车。
到达偏关县城已是下午,客车沿着破旧的城墙绕着了一个圈之后来到偏关南门,门匾上写着三个大字“偏头关”。车水马龙仍从城楼下经过,可惜城墙大都毁坏,城楼东西只剩下长约千米的城墙,还有些被挖成了仓库之类的窑洞,让人好不郁闷。南门外是一个繁华、拥挤的自由市场和客运市场,大大小小的面的摩的排列在马路边等待顾客,蔬菜、副食、小吃摊点占据了城门口的主要空间。
偏关是内、外长城的会合处,是与宁武关、雁门关并称外三关的军事重镇,戏曲中的《三关点帅》指的就是这里。明王朝为了抵御蒙古骑兵,在偏关县修建了六条边墙,南抵利民、阳方口,东去雁门,南抵平型关,折至紫荆关,偏关因此被称为边防重镇,晋之屏藩。
偏关—老牛湾
前路无休止,得知偏关到老牛湾的150公里路凭我们的双脚一天无论如何并且也不可能走到,也不会有班车时我们的兴致反而大增。这里的民风纯朴根本没什么好担心的,旅程的魅力就在于前途未知却又处处客栈。脚下走得是铺好的路,虽然路况极差,当年的徐霞客走得该是怎样的一种路?他应该是无车可搭的吧,装备一定没我们的好,会不会同样走在陌生的大路上,穿村过镇,就为了心中的一个梦想,为了旅途上的收获与快乐,这样走着——疲惫时我们如是想。
早晨告别了黄河宾馆的老板娘去客运市场碰运气,没想到今天的运气好得出奇,多多凭他的三寸不烂舌100元搞定一辆面的并且答应帮忙逃过进山费。
一路晴空万里,路况不错车也少,撒开欢往前奔。前两天的雨使这块黄土高坡见不到想象中的干裂,让我们有机会尽情领略了一番窑洞、沟壑、梯田起伏的气势。面对那种丰润完全不是春节到陕北所熟见的黄土漫天、寸草不生的荒凉场面,心中不知是失望还是高兴——宁可失望也不要干裂吧。植被仍然不多,看得出长得很不容易,竞争激烈。远处高坡顶上的一株树,象极了《鸡毛信》里的消息树,单单的一颗,象在等待出征归人的那个老者。我们驱车追赶着天上那几朵白云,并且暗地里向上帝祈祷着,保佑我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