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桐梓县方竹林改造技术
浅议桐梓县方竹林改造技术一、方竹生物学特性
方竹(金佛山方竹)(Chimonobambusa utiliskengf.)属和本科竹亚科寒竹属,性喜温凉湿润,对气温和湿度反映十分敏感,尤其是在竹笋出土和幼竹生长阶段,更需要较多的水份和适当的遮阴。方竹为复轴型,竹杆散生,一般高4~5米,地径2~4厘米,由于立地条件和经营水平不同,高度和地径悬殊较大。方竹对土壤要求不严,砂页岩、碳酸岩发育的酸性——中性土壤均可生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和山地黄棕壤生长最好。因其笋体态方正,味美鲜嫩,源于天然和中秋出笋四大特色而享誉海内外,是我县高寒山区群众的主要财源。
二、方竹资源分布状况
1.分布情况
方竹主要分布在大娄山山脉,根据桐梓县林业部门技术人员的调查统计,目前全县方竹林总面积达43万余亩。其中原生方竹20万,主要分布在桐梓县东北部,连片1000亩以上的共有8处,面积16.8万亩,零星分布3.2万亩,年产鲜笋1.4万余吨;新造方竹林面积23万亩,分布全县24个镇(乡)中的19个镇(乡)。
2.分布特点
2.1绝大部分分布在海拔1300米以上,在1300米以下地区的特殊环境中有少量分布。
2.2与阔叶树形成复层混生,阔步前进叶树为上层,方竹为下层。
2.3均分布在高寒、多雾和湿度较大的山区。
三、方竹林改造措施
1.改造措施
“四砍四留”改造技术措施。即:砍老留幼、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砍坏留好。调整竹龄结构和密度结构,改善竹林卫生状况,扩大水肥和光照供应空间,使竹林年龄结构合理化。
2.调整立竹年龄结构
一般通过连续5年的调整,方竹林年龄结构达到3:5:2,即1年生竹点30%,2~3年生竹点50%,4年生竹占20%,5年生以上(含5年生)老竹伐除。
3.调整立竹密度结构
根据竹林平均地径、健康状况,控制间伐强度(株数间伐强度20~40%),而保留合理株数。其主要目的是调整现有方竹林的密度单位径级及竹龄结构,通过连续五年间伐,第一年保留6300株/亩左右,第二年保留密度5000株/亩左右,第三年保留密度在4000株/亩左右,第四年保留密度3300株/亩左右,第五年保留密度在2000株/亩左右。通过连续5年的改造,正常情况下,竹林的平均地径均能从不足2厘米提高到3厘米以上。
砍除对象为:无价值的刺丛、灌木、藤本植物。将其平铺于林内,任其腐烂成肥,以提高地温,增加土壤肥力。
4.护笋养竹
为不影响竹笋产量,留中期笋,采头番笋和后期笋(头番笋:一年中第一轮发笋,中期笋:一年中第二轮发笋,后期笋:一年中第三轮发笋)。留笋株数一般控制在竹林株数的10%左右,且均匀分布做到采弱小径笋留粗壮笋、大笋,留疏笋采密笋,保留林缘笋。
四、结果分析
1.方竹林立竹密度趋于合理化
改造后第3年方竹每亩数量由未改造前的7500株减少至3000株左右,每平方米3~4株,方竹林立竹平均地径从原来的2厘米以下增大至2厘米以上,改造后第5年方竹每亩株数除至1000~2000株,每平方1~3株,方竹平均地径达到3厘米以上。立竹密度不宜过小,否则会影响出笋量和出笋径级。
2.方竹出笋量和产笋不断增加
通过改造,方竹笋的亩出笋量,由未改造前30公斤逐渐增加,到连续改造的第2年增加到70公斤,连续改造的第3年增加到110公斤,连续改造的第5年达到150公斤左右,随着竹林平均地径的增加,竹笋产量还有所提高。注:产笋量=出笋量-留蓄母竹数量。
3.保护林冠层
方竹最适宜的乔冠层(上层)郁闭度是0.40~0.50,郁闭度过大,要砍去部分技丫,过小或纯林,应补植乔林树种。
参考文献:
[1]陈嵘.竹子经营.
[2]吴炳生.竹子栽培与利用.贵州出版社.2001年.
[3]张弘.桐梓县主要竹种栽培技术基础知识.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TG-T-5190-2019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docx VIP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doc
- 房产勘察与带看.ppt VIP
- 学习小窍门教案 .pdf VIP
- PLA 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版)(第2019007期)-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pdf VIP
- 公司法修订背景下禁止财务资助规则的构建与完善.docx VIP
- 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开发政策梳理.docx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高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024-2025年《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考试题库测试题目竞赛试卷2份(有答案).pdf VIP
- ATV630_650变频器编程手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