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西壮族地区鬼节文化内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广西壮族地区鬼节文化内涵

浅谈广西壮族地区鬼节文化内涵内容摘要:农历七月十四鬼节是广西壮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融合了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节的种种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节俗活动。壮族鬼节习俗体现了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壮族;鬼节;文化内涵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重要传统节日之一,中元节。但是,“中元节”在中国道教的说法,同是这一天,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而民间则称之为“鬼节”。对广西柳州的壮族人来说,鬼节是一个仅次于春节的重大节日,在节日时间和节俗上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点,这些特点都体现了壮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对鬼节的重视。在壮族独特的鬼节习俗背后也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包含了壮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柳州壮族鬼节节俗 柳州人是怎样过鬼节的呢?当年徐霞客在游记中有记载:“十二日出东门,投刺名帖谒王翰简之子罗源公,名唐国,以乡荐任罗源令。其弟上春官下第,犹未知。以疾辞。还从北门入。下午出南门,沿江询往浔州舡,以中元节无有行者。”清修《柳州府志》载:“中元节前一二日,设位迎祖先,由远年以及近逝,进馔奠享,如事生礼。十五日,焚冥衣楮钱,举家号泣送之。”由此可见,柳州很早就有鬼节习俗。对于壮族人来说,七月鬼节应由两部分组成,“祖宗节”和“鬼节”。柳州壮族人过鬼节,从七月初一到十六,但较重要的日子是初七、十三、十四、十六这几天。从初七开始,壮族人家每天都要过节。在壮族传统中,过世的老祖宗七月初七回来过节,十六那天走,所以初七是“接祖”,十六“送公”。初七当天早晨壮家先煮糖茶供香火,晚间则杀鸭供奉祖宗。鸭子一定要全鸭,配上一些猪肉、新鲜水果、米饭、美酒等。初八至十二这几天,每天三餐都要先敬供祖先后人们才能用餐。七月十三这天,出嫁的女儿们一般都带着鸭子、猪肉和香纸蜡烛回到娘家供神。如果父母已去世,嫁出去的女儿十三这天一定要回家供奉祖先和父母。款待祖宗之后,十四日开始就是给鬼们过节,为了防止野鬼们在人间作祟或者抢夺祖先供品,人们在鬼节非常关照孤魂野鬼,在路边烧钱纸点香烛。每年七月十四晚上,所有街道都有人在烧香烛、燃钱纸。有的人家还把自制的河灯拿到河边放以普度孤魂野鬼,以求鬼怪善待家人,不要祸害人间。壮族敬鬼一般可到七月十六早上。在“送公”时将十三、十四日烧的钱纸灰包好扔到河里,这就算是完成了七月鬼节的任务了。 壮族人过七月鬼节这个节日的方式是非常独特的,除了节日时间特别长,敬祖和敬鬼相结合以外,还有鬼节吃鸭这个独特的节俗。 从七月初一开始,人们就开始频繁杀鸭祭祖、吃鸭。据《柳州府志》记载:“七月十四日谓之目连节,多杀鸭祭先,烧化冥财。”鬼节吃鸭,民间有很多传说,有说祭拜时烧给祖宗的纸钱、衣物要靠鸭子驮过奈何桥;有说鸭子会游泳,可以帮死去的人超度灵魂;也有说七月是鸭子最肥美的季节,用美味的鸭子来献祭祖先是最好的表达孝心的方式。民俗专家则认为,以前在广西农村,春季开种前,每户人家都会买上数十只鸭子,放在水稻田里养,水稻长成收割之后,农民们为了犒劳自己,开始杀鸭子过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习惯在这天吃鸭子了。 二.壮族鬼节的文化内涵 (一)壮族人的鬼神观念 中华原始初民同其他民族一样,有对“天”、“帝”、“神”等崇拜信仰的观念,特别是在这些自然神灵之外,还有一种祖宗神。这是人类把已故祖先加以神化的结果,民间对祖宗神的崇拜在实质上成为了祭祀活动的主体。至今这种对祖宗崇拜还深深影响着壮族人。壮族人在鬼节祭祖无非两个目的:一是聊表孝意,二是祈求祖宗神灵的保佑。 关于中国人的鬼神观念,鲁迅先生曾有过精辟的见解:“中国本来信鬼神的,而鬼神与人乃是隔离的,因欲人与鬼神交通,于是乎就有巫出来。巫到后来分为两派:一为方士;一仍是巫。巫多说鬼,方士多谈炼金及求仙,秦汉以来,其风日盛,到六朝并没有息,所以志怪之书特多……其实这种思想,本是无论何国,古时候都有的,不过后来渐渐没有罢了,但中国还很盛。”由此可见,鬼神观念在中国民众心中是根深蒂固,由来已久的。壮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它较汉民族更多地保留了关于鬼怪神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在鬼节中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一种民间信仰,它源于相信死去的祖先的灵魂依然存在,并相信祖先的灵魂有能力保护后代的观念。在我国,特别是广大少数民族和边陲地区,万物有灵观念至今还相当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和习俗信仰中。壮族人认为,人一旦死亡,肉体归于土,灵魂则到“阴间”,住在阴间的亡魂仍过着与阳界相同的生活,有日常生活需求,这就要求子孙供奉。人们也相信祖先可以保佑子孙,若得不到适当的供养则会触怒亡魂,降祸惩罚子孙。因此祖先崇拜就深深地印在整个壮民族的心中并对民族文化心理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祭祖是壮族鬼节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祖先崇拜就成为壮族人民祭祖的内在动力。壮族人在鬼节祭祖,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