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省定州市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承智班)
2016--2017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承智班历史试题
1.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为指南”;中国人所谓的“礼”其实就是“礼教”,“他们(指中国的立法者〉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道德,也都是品德。这四者的箴规,就是礼教”。孟德斯鸠的观点
A. 完全不符合古代中国社会实情 B. 否定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 合乎中国“礼法合一“文化传统 D. 揭示了儒家思想宗教化的倾向
2.宗法制的封闭性是为了家族的“肥水不流外人田”,而在沉重的赋税负担和激烈的土地兼并下,依靠男耕女织,实现自给自足,更具有抵御破产风险,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这一论述强调宗法制
A. 具有凝聚宗族,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 B. 封闭性的特征
C. 应对土地兼并等风险的作用 D. 自给自足的特征
3.周代设有王室和诸侯的贵族学府——痒、序,也设有供大夫以下官员及一般庶民学习的地方学校——乡校。各级学校的课程是礼、乐、射、御、书、数,是为“六艺”,任务是“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班固《白虎通》谓,“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据此可知,周代教育
A. 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 B. 旨在培养官府需要的实用人才
C. 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D. 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4.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发展 C. 诸侯争权夺利 D. 井田制的破坏
5.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这一观点可表明分封制
A. 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 B. 有利于扩大西周的统治范围
C. 淡化了世袭血缘贵族的统治 D. 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
6.春秋时期,鲁国季氏家臣南蒯叛乱,事败后逃至齐国,齐景公呵斥其为“叛徒”!南蒯解释道:“我是想帮助鲁国君王夺回政权啊。”齐国大夫韩晳指出:“身为季氏的家臣,却奢言加强鲁国公室的权力,罪过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由此可见当时
A. 士阶层日益成为重要力量 B. 齐国积极维护周大子权威
C. 礼乐制度仍有社会约束力 D. 宗法制度已被诸侯破坏
7. “火烧阿房宫”的真假在历史上素有争论,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认为“阿房宫未成”,杜牧《阿房宫赋》则写道“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地毯式”的全面考古勘探,得出结论是“阿房宫只是一个‘半拉子’工程,并不存在”,据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凡是史学大家司马迁的作品均值得信任 B. 史学作品的价值一定高于文学作品
C. 双重证据法是史学考证的重要方法之一 D. 考古太费劲,找到原始记录即可信
8.《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泰山封禅大典后的刻辞中写道:“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下的各自职责。以后他又多处题辞,提倡“合同父子”,即子孝父慈,强调男女各修其业等家庭礼教。由此说明秦始皇
A. 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B. 并没有完全废除儒家的治国思想
C. 旨在传播儒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 D. 以恪守宗法伦理道德为最高理想
9.唐朝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材料表明柳宗元
A. 抨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 认为郡县制度优于封建制
C. 反对家天下的皇权专制 D. 主张公正合理的选拔人才
10.某历史学家说:“唐人考试,本分经义与诗赋两项,然明经出身远不如进士。进士考诗赋,则时人之视诗文学犹占儒学之上。唐人又崇老子,与汉人不同。”该历史学家意在说明唐代
A. 科举注重真才实学反对死记硬背 B. 诗文的繁荣与考试制度密切相关
C. 儒学并没有获得特殊尊崇的地位 D. 科举考试内容存在着不完善之处
11.《宋史?职官志二》:“枢密使、知院事(临时掌管枢密院的官员),佐天子执兵政,而同知、副使、签书为之贰。凡边防军旅之常务,与三省分班禀奏;事干国体,则宰相、执政官合奏。”以上材料可看出宋代
A. 枢密院与中书省分掌军政和财政 B. 设立枢密院使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C. 严密的官僚体制保证了决策高效 D. 职官分工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
12.邓嗣禹曰:“(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吕思勉曰“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二者均认为科举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