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2013概要
例:已知金属空心圆柱体的外径D2 =3.600±0.004cm, 内径D1=2.880±0.004cm,高度h=2.575±0.004cm, 求圆柱体的体积 V和不确定度Δv. 圆柱体体积的对数及其微分式为(函数为积商形式先取对数) 解:间接测量量圆柱体的体积为 代入方和根合成公式, 因此圆柱体体积为 V=V = 9.44土0.08cm3 则有 几点说明: 1、不确定度 有效数字一般只取一位,相对不确定度E有效数字一般取两位数。在对不确定度截尾时,为了不人为地缩小不确定度 ,均采用进位的方法。如:0.38与0.33都应取0.4。 3、测量值的截尾原则,一般按“四舍六入,逢五凑偶”的规则来进行。 例如若 =0.03cm,如果 则 应取成18.62cm 如果 则 应取成18.64cm 2、测量值应保留的位数,应由不确定度所在的位确定。原则是:测量值的末位与不确定度的末位对齐。例如应将(3.5625±0.033)cm 写成(3.56 ± 0.04)cm,因为不确定度取一位后,在小数点后第二位。 五、有效数字及其表示 有效数字是精确值加一位估计值(可疑数字)组成。 运用有效数字时应注意的要点: 1、有效数字的位数与小数点位置无关。例如:73.5mm和 7.35cm 及73.0mm均为三位有效数字。 3、表示测量值最后结果的有效数字尾数与不确定度的尾要取齐。 2、对较大或较小的数值,常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例如:73.0mm换成微米为单位,不应写成73000 ,而应写为 4、对π, 等无理数,常数和系数等应比测量值多取一位,或直接按计算器上的按健取用。(即有效数字的位数不取决于这些数的位数) 如:周长 , 体积 中的2,1/4等。 有效数字运算规则: (2)在乘除的运算中,结果跟参与运算的各量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相同; (1)在加减运算中,则按参与加减的各量的末位数中数量级最大的那一位为结果的末位. 如无不确定度的估算,1)可疑数字无论跟可靠数字还是跟可疑数字一起运算,其结果均为可疑数字。2)运算结果一般只保留一位可疑数字,末位多余的可疑数字按“四舍六入,逢五凑偶”的原则取舍。 34.4 +21.283 55.683 结果为 55.7 根据上述原则,可以给出以下运算规律: 328 - 24.7 结果为303 303.3 加减与乘除的运算法则不同! 直接测量有效数字的确定 —— 如何读数 读数的一般规则: 读至仪器误差所在的位置 (1) 自然数不是测量值,不存在误差, 故有效数字是无穷位。 (2) 常数?、e等的位数可与参加运算的量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位数相同 或多取一位。 如在D=2R中,2不是一位有效数字,而是无穷位 如: L=2?R 其中R=2.35?10-2m ?就应取3.14(或3.142) 即L=2?3.142?2.35?10-2=0.148(m) 自然数与常量 * 当物体长度在24㎜与25㎜之间时, 读数为24.7㎜ 当读数正好为24㎜时读数为24.0㎜ 被测物体 用米尺测长度 * △仪=100mA?0.1%= 0.1mA 指针在82mA与83mA之间:读为82.2mA 指针正好在82mA上:读为82.0mA 对于0.1级表: 用0.1级量程为100mA电流表测电流 * 必须用坐标纸作图,坐标的横轴为自变量,纵轴为因变量。 六、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 作图规则: 1、选择合适的坐标分度值,坐标的分度要和测量的有效数字位数对应。坐标的原点,不一定要和变量的零点一致。如:变量变化范围(a,b),坐标的原点在a附近即可。 x,y二变量变化范围表现在坐标纸上的长度应相差不大。 x y a b c d x y a b c d x y a c d b 七、实验数据的直线拟合 问题:通过作图求直线斜率的方法:点斜式?量角度 求 ? 6、写图名。实验者姓名、实验日期,将图纸与实验报告订一起 5、写明图线特征。 4、连成图线。 3、标实验点。实验点可用“十”、“⊙”等符号标出。 2、标明坐标轴。(长度 ,时间t/s,质量m/kg,温度t/℃) 逐差法(实验中介绍) 最小二乘法(实验中详细介绍) 其中: 求:N、?N、EN。 解: (2) 计算相对不确定度 (1) 先计算N (3) 根据不确定度,有: 例 * 动手能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