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文明十大奇术揭秘 组图
中华文明十大奇术揭秘 组图
中华文明像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呼啸着从我们面前奔腾而过。长久以来,无数人探寻着这条长河上游的故事,挖掘着滔滔不绝的河水裹挟着的宝藏。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先人有着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智慧,也留下了无数的谜题,困惑着一代又一代人,直到现在。
德国人卡西尔说过,“所有自然科学都不得不经过这样一个神话阶段”。在古代,人们相信“万物有灵”,原始先民对大自然有一种原始崇拜,出于原始崇拜,先民创造一系列所谓的巫术,原始巫术是一切术数得以形成的真正原因。
《辞海》有云,术数以种种方术观测自然界可注意的现象,来推测人和国家的气数和命运。有这样 10 种古代术数,他们以此控制自己或整个国家的命运,曾经这些被批作“迷信”,但如今,请让我们以正确的态度,科学的眼光来重新认识它们。
1.卜筮
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礼记·曲礼上》曰:“龟为卜,策为筮”。说明古时卜用龟甲,筮用蓍草。卜筮,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不同的时代使用的方法有不同,历代也有创新,比如据传东方朔的《灵棋经》就是用特制的棋子和特殊的口诀来预测。是利用一些无生命的自然物呈现出来的形状来预卜吉凶。古人认为,经过神圣的求卜过程,那些自然物也就获得了神圣的象征意义,它们呈现出来的形状不是人为的结果,而是神灵和上苍的赋予,是神灵的启示或告诫。
古代的先民们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可避免地如同大自然作斗争,仰观天象的变化,俯察地理环境,千方百计地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选择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在现实的斗争中,先民们不可能只会“临阵磨枪”,必然要积极地采取措施,提前对各种情况作出估计和预测。于是,占卜活动就应运而生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种占卜活动,也许就是很时髦的“现代化”。
一般认为,夏、商时代是用龟甲兽骨占测,称为“卜”,有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为证;周代出现了用蓍草占测,称为“筮”,有流传下来的《周易》《周礼》等书的文字记载为证。从《左·国》中的文字记载来看,春秋时期,卜和筮两种不同类型的占测方法并存,并用,甚至筮法也不只是《周易》筮法,很可能还有《连山》《归藏》以及其他筮书的筮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卜法和其他筮法,逐渐地被《周易》筮法取而代之了。
春秋时期,往往卜筮并用。就是预测同一件事情同时采用龟卜和蓍筮两种占卜方法。《诗·卫风·氓》:“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秦伯师于河上,将纳王。狐偃言于晋曰:‘求诸侯莫如勤王。’使卜偃卜之,曰:‘吉’。筮之,遇》,曰:‘吉。遇公用享于天子之卦也。”为什么要卜与筮同时进行呢?凡有重大的举动,为了慎重,卜筮同时进行,按照卜和筮的情况,然后再作出决定。
《礼记·曲礼》说:“卜筮不过三。”郑玄注:“求吉不过三,鲁四卜郊,《春秋》讥之。”陈澔注:“此命蓍龟之辞不过三者,一不吉至再、至三,终不吉,则止而不行。”对同一件事占测吉凶,不论是卜的方法还是筮的方法,都不得超过三次。第一次卜或筮,得到的结论不吉或不明确,可以进行第二次,至直第三次,但不得进行第四次,即最多不能超过三次。否则,就是亵渎卜筮了,就是对卜筮最大的不尊重。
《礼记·曲礼》还说:“卜筮不相袭。”郑玄注:“卜不吉则又筮,筮不吉则又卜,是渎龟策也。”这就是说,用卜的方法,得到的结论不吉,就不能再改用筮的方法去占测;用筮的方法,得到的结论不吉,就不能再改用卜的方法去占测。否则,就是对龟策的亵渎,是最大的不敬了。尽管春秋时期有“卜筮不相袭”的规定,总免不了有人要违反这个规定。郑玄指出,晋献公就违反了。晋献公征伐骊戎时,想把骊姬娶来为妻,就用卜的方法占测,得到的结论不吉,晋献公不甘心,于是,又用筮的方法占测。这种做法,就是违背了“卜筮不相袭”的规定。
卜筮并用与“卜筮不相袭”似乎是矛盾的,其实,二者并不矛盾,区别的关键在于指导思想。卜筮并用是忠于卜筮的表现;卜不吉又筮,筮不吉又卜,总想得到吉辞以满足个人的私欲,是不忠于和不尊重龟策,是对卜筮的亵渎。
春秋时期还有“筮短龟长”的说法。认为筮数短,龟象长,筮法不如卜法更为灵验。《左传·僖公四年》:“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郑玄注:“物生然后有象,象然后滋,滋而后有数,故象长数短也。”这里,郑玄为“筮短龟长”的说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孔颖达另有见解,他指出:“卜人欲令公舍筮从卜,故云‘筮短龟长’。”原来,卜人说“筮短龟长”,是为了说服晋献公不要纳骊姬为妇人。而晋献公早已色迷心窍,管什么长与短,还是纳骊姬做了他的夫人。
不论“筮短龟长”是不是定论,历史事实是,龟卜之法早巳失传了,而蓍筮之法却流传下来,成为历代研究《周易》的学者们必定要研究的课题(此处蓍筮指《周易》筮法,《连山》、《归藏》筮法,以及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福建省宁德市高三单科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2016届福建省泉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及答案.doc
- 2016届衡水点睛大联考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科数学试题 及答案.doc
- 2016届衡水点睛大联考高三第四次联考英语试题 及答案.doc
- 2016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物理试题 及答案.doc
- 2016届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及答案.doc
- 2016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二诊模拟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 2016届陕西省西安铁一中、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 2016届陕西省西安铁一中、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高三下学期四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
- 2016届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四模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 202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在京单位高校毕业生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01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4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市场化选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汇明光电秋招提前批开启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审计部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吉林省水工局集团竞聘上岗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首发(河北)物流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国家电投海南公司所属单位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湖南怀化会同县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