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涿鹿县黄帝泉水文地质特征及成因.docxVIP

河北省涿鹿县黄帝泉水文地质特征及成因.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省涿鹿县黄帝泉水文地质特征及成因

河北省涿鹿县黄帝泉水文地质特征及成因刘月东*,宫凤梧,代淑娟(河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河北张家口075000)摘要:概述了黄帝泉泉域地质环境条件,通过有关资料及试验数据分析并论述了黄帝泉水文地质基本特征及其成因,研究并总结了黄帝泉的特征及成因对于黄帝泉的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意义。关键词:泉域;断裂;补给;径流带中图分类号:P3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716(2014)12-0088-041概况黄帝泉出露于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西约1.5km处,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黄帝泉故名“百泉”,因百泉之战而得名。据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与炎帝战于百泉之野,三战而得其志”,百泉之战后黄帝征服炎帝,炎黄部落最终结成联盟,促成了华夏文明的形成。相传黄帝泉为轩辕黄帝当年饮用和洗浴的水源,因为黄帝曾在此濯浴龙体,所以此泉又称“濯龙池”。此泉水“平地涌潴,聚而不溢”,“冬不结冰,夏不生腐,水质优良,水色透绿,久旱不竭”。另外黄帝泉形成受地质构造的严格控制,成为一处不可多得的地学研究基地。同时黄帝泉水为深层的基岩裂隙水,水中含有氡气,对地震的观测和预报也有着重要的作用。2黄帝泉泉域地质环境条件2.1地形地貌黄帝泉泉域处在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构造单元,即矾山盆地中,黄帝泉位于矾山盆地的中东部。矾山盆地北、西、南三面环山,其沿西灵山河呈南西—北东向倾斜的葫芦状,南北坡向中部倾斜,平均坡降约25‰。南部山区为侵蚀构造中山区,山势陡峻雄伟,平均海拔高度在1300m以上,以灵山主峰为最高,海拔高度2420.4m。切割剧烈,相对高度一般达300m以上,最高达500m以上。北部山区海拔高度一般为950~1200m,基岩裸露,植被生长稀疏。盆地中有大量的巨厚黄土堆积,形成典型的黄土地貌景观,由于剥蚀冲刷形成众多的深大黄土冲沟,呈“V”型,沟梁相间。2.2地层岩性黄帝泉泉域地层[1]由新至老分别为:(1)第四系全新统(Qal):成因类型为冲积,呈条带4状分布于矾山盆地内东灵山河及西灵山河的河床及河漫滩中,岩性以砂砾石为主,局部有薄层亚砂土夹层。al+pl(2)第四系全新统(Q):成因类型以冲洪积为4主,分布东灵山河及西灵山河漫滩及一级阶地上,岩性以砂砾石、亚砂土为主。dl+pl(3)第四系上更新统(Q):成因类型以坡洪积3为主,广泛分布于矾山盆地内的边缘山前地带,岩性以黄土、黄土状亚砂土为主,夹有薄层砂砾碎石层。(4)侏罗系上统(J3):主要分布于南部山区的西南部和东南部,以凝灰角砾岩、流纹质凝灰岩为主。(5)侏罗系中统(J):主要分布于南部山区的南部2和西南部,以安山岩、安山凝灰角砾岩、凝灰角砾岩为主。(6)寒武系下统(∈1):分布于太平堡南部山区小面积范围内,岩性以砂质页岩为主。(7)青白口系(Qn):在太平堡南部山区有小面积分布,岩性以砂质页岩为主。(8)蓟县系(Jx):主要分布在矾山盆地的西部及南部山区,在孟家窑东山也有分布。岩性以硅质白云岩、燧石条带(结核)白云岩为主。(9)长城系(Ch):主要分布于矾山盆地的北部山区,其岩性以白云岩含钙质结核、含锰白云岩、硅质白*收稿日期:2014-02-10修回日期:2014-02-13第一作者简介:刘月东(1976-),男(汉族),河北张家口人,工程师,现从事水文地质调查与评价、水资源论证、矿区水文、矿山环境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研究工作。2014年第12期西部探矿工程89云岩及燧石条带(结核)白云岩为主,局部含有石英砂岩。(10)岩浆岩(γδ5):主要为燕山期侵入岩,岩性以花岗岩脉、正长岩脉及花岗闪长岩脉为主。与周围老地层形成侵入接触关系。2.3地质构造穿越黄帝泉泉域的共有9条断裂,其中深断裂一条,为大河南—赤城深断裂,大断裂两条,为三里棚—口前北山大断裂和蔚县—延庆大断裂,其余6条为二级断裂。性质不明。上述F4、F8、F5和F9四条断裂对黄帝泉的生成具有重要的作用。2.4水文地质条件2.4.1含水层(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主要分布于盆地内绝大部分及东西灵山河河床、漫滩及阶地,岩性为砂砾石,并混杂一定量的粘土,含水层厚度一般5~50m,在上七旗村以东较富水,单位涌水量11L/s·m,渗透系数2~50m/d,为HCO3-Ca·Mg型水,矿化度一般500mg/L左右。根据物探电测深解释,极距AB/2为500m,未见到基岩,推断盆地中部第四系厚度250~400m左右。(2)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为区域主要含水层,广布盆地周边山区。孟家窑一带由于岩溶和构造裂隙较发育,富水性较好,其余地区富水性较差。含水层主要为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地层,岩性以硅质白云岩、礈石条带白云岩为主,局部夹有砂岩、页岩。该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垂直入渗补给,在局部可见溶蚀现象,经调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