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地理因素在粤东三个历史时期的关键作用.PDF
第三届侨批文化研讨会论文
论地理因素在粤东三个历史时期的关键作用
一兼论侨批文化是汕头海洋文化崛起的历史见证
郭樟 川
引 言
古代粤东的经济和文化形态,大体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一个是自秦汉之际
揭阳的开县至隋唐之际,以古揭阳为主导的内陆文化时期;一个是自隋文帝开皇
十一年5(91)设置潮州到青末之际以潮州府为主导的内河文化时期;一个是近代
自汕头开埠至改革开放后三市分立,以汕头市为主导的海洋文化时期。这三个历
史时期的划分,我认为都是地理因素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至于近代粤东地区的侨
批文化,可说是汕头崛起于海洋文化时期重要的历史见证。
一、历史上古揭阳文化的影响
秦平岭南,驻军揭岭,史有明载。’我曾撰<<秦平百越与五岭考论>>一文,
发表于《广东史志>>上,,对此有进一步之论证。我认为秦只有驻军揭岭,始能
对广大的粤东地区进行实际控制。而秦自平六国以来,每占领一国一区,必置郡
县。故此揭阳县由秦置,以实施对粤东地区的管辖。及后赵佗王朝奄有岭南三郡,
承秦制仍于南海郡置揭阳县,因此司马迁<<史记.南越传》中,于汉武帝平南越
时,始有 揭「阳令定自定属汉」的记载。这种前因后果是十分清楚的。有关这一
时期的人物史事和揭阳县的关系,我在拙文<<揭氏族谱考证>>及相关的系列文
章中,有比较详细的论述,大家可以参考。而秦时古揭阳的建制,是由其地理位
置所决定的。这是因为揭岭地处粤东中部高地,居中而控四域;而其南部的揭西
河婆地区作为战时的军政中心,在战争时期发挥其重要作用。河婆南森小学考古
发掘出大量秦代墓葬群,发现大量青铜武器和陶制生活用具,显示秦占领时期,
揭西地区就是古揭阳县的中心区域。以前黄朝凡等先生曾有m似RQ法。但我认为
秦在揭岭之阳置揭阳县,主要原因是在对岭南的统一战争时期,出于地理战略的
需要。至于赵佗南越国时期的揭阳县治,根据邱立诚先生等人对澄海龟山汉代遗
址的考古发掘报告,指出有可能在此处,。我认为这一说法是可以成立的。
古揭阳于西汉末年,由于王莽篡政,一度改置南海亭,但为时甚暂。光武中
兴,东汉时期,又改以揭阳之建制,恢复其作为统治粤东地区的行政区划名称。
因此,两汉四百余年间,粤东地区基本由古揭阳所管辖,这就奠定了古揭阳在此
后漫长的历史时期对粤东地区发挥深远文化影响的深厚基础。如晋室东渡,南方
州郡地方建制重新划分,粤东地区先后有东官郡及义安郡的建置,但在史家和文
人的心目中,仍视该地区为古揭阳地。如东晋之后南朝之刘宋时期,据<<宋书.
I
文帝纪》记载: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66)八月癸卯,f揭阳赫贼攻建安郡,
蟠烧城府。」所‘谓 揭「阳储贼」,指的就是凤凰山的舍民。因 储「」为赤土,乃
火烧山林令土为之赤,以便刀耕火种。我认为即唐代陈元光 《请建州县表>>中
所指的 火「田之余」。所以,南北朝所贬称的 揭「阳储贼」,就是唐代以潮州凤凰
山为中心以 火「田之余」刀耕火种的 蛮「撩」,也即南宋之后所称之舍民。由此
可知于南朝时期,即使粤东地区由义安郡统辖,但史家不称 义「安」而称 揭「阳」,
显见古揭阳在史家的心目中,一直就是粤东地区的代名辞;而事实上,在很长一
段历史时期,在史家和文人的心目中,古揭阳文化一直在粤东居主导地位。
上述这种情形,直至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改义安郡为潮州,延及唐宋,在
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仍然如此。
众所周知,韩愈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左迁潮州刺史,虽然被贬,但他仍
是潮州最高的行政长官。他推动地方教育,物色赵德秀才主理乡校。在离开时,
写了《别赵子》一诗送给赵德。诗的前四句如下:
我「迁于揭阳,君先揭阳居。
揭阳去京华,其里万有余。」
作为堂堂的潮州刺史,韩愈在诗中不说 我「迁于潮州」,而写明 我「迁于揭
阳」,而且四句之中,三句涉及揭阳。而其时潮州所领海阳、潮阳、程乡三县,
在地方建制和官方文件中,富峙并没有 揭「阳」的名称。可见在唐代,中原士人
仍然视粤东地区为古揭阳地。韩愈还在潮城东山首建揭阳楼,这件事现存的潮州
府志,以及明《永乐大典》和清 《四库全书》中涉及潮州的部分都有记载。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