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年中科院少年班天才们如今身在何方境遇令人唏嘘
当年中科院少年班的天才们如今身在何方 境遇令人唏嘘
中科大少年班出身的尹希2015年9月初当选哈佛大学最年轻华人正教授后,沉寂数年的少年班再次回到公众眼前。
2008年,南方周末刊文《宁铂,远去的少年天才》,讲述昔日“第一神童”进入少年班后,“一面陷入自卑的痛苦,一面又不得不武装成一个天才的样子”,最终遁入空门。
一时间,少年班“拔苗助长”的声音铺天盖地,不少观点认为,少年班已成”黑洞”,令部分“神童”泯然众生。
那么,真实的少年班,是否是急功近利的试验场?
1还原真实的“少年班”
1978年,21名15岁左右的早慧少年来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时间,少年班名动天下。
中科大少年班堪称中国学术精英的黄埔军校。从美国科学院最年轻的华人院士庄小威、9月跟随习近平访美的百度总裁张亚勤,到打破了华人年龄纪录晋升的哈佛教授尹希、发明原子陷阱追踪分析法的卢征天、发现世界上最小的纳米碳管的秦禄昌、兰亭集势CEO郭去疾,目前,超过70%少年班校友活跃在海内外经济、IT、金融、制造等领域,其中三分之一获得博士学位,一般30岁左右就做出令人瞩目的成绩。
李巨是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正教授、核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兼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一晃,他从少年班的近代物理系毕业也已经21年了。在麻省理工学院读博期间,他自愿修习了36门研究生课,这是该校核工系博士学分要求的4倍,涵盖了7个理工系,并且,李巨的成绩单没有B——36课全A。“天赋和勤奋之外,还需要好的运气。”李巨觉得自己运气不赖。
2讨论少年班没有意义
然而,让李巨至今难忘的却是同班“一号学霸”狄雨的一则轶事:“室友狄雨记忆力超好,过目不忘。有次中考,狄雨回寝室后大哭。问之,曰考砸了。不饮不食。相劝良久。后发卷,狄雨仍考全班第一。我等无语。”
狄雨确实也不寻常,读书拿学位如砍瓜切菜。2014年芝加哥-肯特法学院毕业典礼上,院长念完他的学位竟花了差不多一分钟。
“这社会上一定有一部分人的智力、体力是普通人赶不上的。我们每天要学习到晚上11点,但少年班一定会有些人,成天不学习、踢球,考试之前我还去请教解题方法,他就一边看武侠小说一边写给你,说‘拿去背吧’。”因此,刘志峰认为,讨论少年班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没有意义,“碰到像这些真正的聪明人,你让他按部就班一定要上完高中三年,反复温习,其实是种摧残。”
3少年班桃李遍天下
1978年,中科大就施行了“通识教育”,学生先不分学院和专业,打下扎实的数理基础,之后才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择学科平台,是中国内地历史上的头一次。
“没有比这更互补、更亲密的学科交叉式的同学互动关系了。”刘志峰感慨,与他同屋的有学计算机、统计,也有学生物、物理的,时常交流,使得他们大大扩宽了视野。“现在,我同学里有牛津的物理系教授、清华的化学系教授,多伦多的地质学教授,我有任何问题都能找他们。”
连刘志峰的毕业论文也是得益于此。在加拿大读计算机时,他的毕业论文写的是以计算机来研究蛋白质结构,“我的导师只懂计算机,对蛋白质结构其实是不太懂的,后来是依靠当年住在隔壁研究生命科学的同学,他能解答所有生物方面的问题,实际上成为了我论文生物领域的导师。”
4一大堆人过得相当不错
尽管降入少年班天才与自卑的矛盾中挣扎的宁珀最终出家,但是,其同学刘志峰说,宁铂在佛法上的造诣颇深,同样获得了周围人的钦佩。还俗之后,宁铂在学校教学量子力学课、中医课,佛学课。“好的大学一定不会缺少疯子和神经病。我对早期少年班的学生是怀有敬意的,因为他们是改革的先烈。他们曾激起一代人尊重知识的观念,社会和公众为何不能多给予宽容和祝福呢?”
近期,从少年班毕业的尹希以31岁的年纪晋升成为哈佛大学教授,打破了华人纪录。消息传来,给同学圈带来了喜庆和振奋。
有人问,现今,那些功成名就的名字以外,少年班毕业的其他人如今过得如何?泯然众人,平庸地生活着?也并没有。
刘志峰说,少年班不是有人想象的以牺牲很多人来成就一小部分人。除了为人所知的杰出人才,还有一大堆在常人眼中过得相当不错的人。“我们同学每年聚会,有的是公司的董事长、行业的领头人,或是一家公司的技术负责。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取得尹希一样惊世骇俗的成就,但平均生活幸福指数不错,极少有生活状态非常差的。”
而且,即使最早的一批中科大少年班毕业生目前也才大约50岁,论断为时尚早。十年之后,也许会有更多惊讶和欣喜。
2014年,由中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与少年班校友会共同完成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校友教授调查》发布。本次调查中,中科大少年班37年走出202位教授。106人美国任教就职“境外大学的教授”指的是担任终身教职序列或终身教职助理教授以上的学者;而“境内大学的教授”即在大学担任助理教授、讲师或以上者。“少年班教授”在美国人数最多,有106人。18位少年班校友在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