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转移癌1例.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支气管转移癌1例.doc

支气管转移癌1例 李 睿,陈 虹 (400016重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关键词] 乳腺癌;支气管转移癌 [中图法分类号] R734.1 [文献标志码] B [基金项目]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2011jjA0433) [通信作者] 陈 虹, E-mail: kg163.com [优先出版] /kcms/detail/51.1095.R1710.006.html(2014-05-28) 支气管转移癌 (endobronchial metastases,EBM)被定义为由肺部以外的恶性肿瘤转移至中央支气管及亚段支气管,并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可见的肿瘤[1]。EBM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2%~28%[2]。在支气管发现的肿瘤多为原发性肿瘤,根据国外的报道支气管的转移性肿瘤仅占1.1%。本研究报告1例乳腺癌转移的EBM患者。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8周岁,无吸烟史,绝经4年。6年前诊断为乳腺癌,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术后进行了6次全身化疗,方案为环磷酰胺+吡柔比星+5-氟尿嘧啶。之后每3~6个月随访胸部X线片均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前3个月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入院前10d痰中带血,伴随逐渐加重的声音嘶哑,无呼吸困难、胸痛、发热,于我院行胸部CT检查,见气管前腔静脉后、主肺动脉窗、主动脉弓旁及双肺门多发肿大淋巴结,右肺上叶支气管水平段及中间段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双肺内多发大小不一结节影。入院查血液癌谱CA15-3 34.60 U/mL。遂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双侧主支气管远端管壁肿胀,黏膜欠光滑,左肺下叶支气管开口狭窄,左上叶舌段支气管开口堵塞,见新生物,固有支开口狭窄,左侧上下叶间嵴增宽,右上叶开口狭窄,中间支气管管壁肿胀。纤维支气管镜抽吸物找到腺癌细胞,活检组织病理检查提示为“左肺上叶间嵴及右肺中间支气管嵴癌”。此时考虑可能为乳腺癌转移,但不能排除原发性肺癌可能。为明确诊断行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为:CerbB-2(2+),Ki67 20%(+),ER60%(+),PR 5%(+),P53 30%(+),提示符合乳腺癌转移。最后确诊为EBM。治疗前,对病理组织进行了基因检测,结果为EGFR、K-RAS基因未见突变株,ERCC1基因表达中度,RRM1、TUBB3、TYMS表达水平高。根据患者以往治疗乳腺癌的化疗方案和基因检测结果,最后制定全身化疗方案为多西他赛+顺铂,并进行了11个疗程治疗。经治疗,患者未再出现咯血症状,声音嘶哑也逐渐纠正,体质量逐渐增加,定期随访胸部CT提示病灶稳定,复查血液癌谱CA15-3降至25.35 U/mL。全身化疗结束后,患者复查胸部CT均提示病灶无进展,直至3个月后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结节及纵膈淋巴结有所增大,考虑肿瘤进展,根据免疫组化结果选择给予口服阿那曲唑抗雌激素治疗,服用3个月后复查胸部CT肺部结节有所缩小。目前患者继续抗雌激素治疗中。 2 讨论 研究认为仅2%~5%的乳腺癌患者发生支气管的转移[3]。部分国外研究表明,从诊断原发肿瘤到确诊EBM的平均时间间隔9~65.3个月[1,4-6]。对2000年后国外文献[1,4,7-8]报道的EBM癌患者结合本例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中乳腺癌的EBM患者从确诊原发疾病到诊断EBM的中位时间间隔为60个月,说明EBM常为恶性 肿瘤缓慢进展的结果。而EBM的发生途径可能来自:①纵隔和(或) 肺门转移淋巴结侵犯支气管;②肺实质转移侵犯支气管; ③肿瘤细胞被误吸入支气管; ④通过淋巴道直接转移到支气管壁; ⑤血行直接转移到支气管壁[9]。本例以第1种可能性最大。 EBM的临床症状不特异,咳嗽、咯血最常见,亦见胸痛、喘息。无症状者20%~62.5%[1,5]。本例主要表现是咳嗽、痰中带血和声音嘶哑,声音嘶哑报道中少见,考虑为纵隔淋巴结肿大压迫喉返神经引起。EBM的胸部X片和CT表现也不特异。本例为肺部多发结节影和纵膈淋巴结肿大。FDG PET/CT对于支气管转移癌的诊断鲜有报道,最近有报道认为FDG PET/CT对支气管转移癌的诊断有价值,对于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检测出气管或支气管FDG异常聚集可用于其鉴别诊断[10]。 EBM可累及支气管浅表及深部组织[9],在纤维支气管镜下的表现常为侵润性病灶或新生物,但单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取病理活检常不能明确病变是否为EBM,往往需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查还可对某些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所以,既往患有肺部以外恶性肿瘤的患者,特别是乳腺癌、肾细胞癌、结肠癌,或高度怀疑转移性肺癌的患者,如出现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呼吸道症状,和/或胸部X线片或胸部CT片上发现肺部结节影、块影、肺不张、纵隔淋巴结肿大等表现时,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