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物新剂型与新技
药物新剂型和新技术呼吸道给药;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在鼻腔内使用,经鼻粘膜吸收而发挥全身治疗作用的制剂,称为鼻腔给药系统。
中国古代西藏就有把檀香木和芦荟提取物吸入鼻腔止吐的记载
北美印第安人通过鼻腔吸食一种树叶的粉末来治疗头痛
在印度医学系统中鼻腔治疗也是早已被人们认识的一种治疗途径,而且鼻烟作为提神剂、鼻腔吸食可卡因和多种致幻剂早已为人们熟知.
;1.2经鼻给药的理论依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鼻黏膜是脂质双分子层结构,可以用流动镶嵌模型解释。
药物可以有两种方式穿过黏膜:一是通过黏膜中的脂质载体通道;二是通过水溶性细胞间隙。
鼻黏膜表面积很大,鼻腔除鼻前庭、鼻腔嗅膜及鼻甲前一小区域外,均为具有纤毛上皮的黏膜,大大增加了药物吸收的有效表面积。人体鼻黏膜总吸收面积约150 cm2 ,鼻黏膜下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静脉窦、动静脉吻合支以及淋巴网络。
因此使血管与组织之间容易进行体液及物质交换,药物吸收后可直接进入体循环。
;2.1鼻黏膜给药的优点;2.2鼻黏膜给药的影响因素;1生理因素
(1) 鼻黏液:鼻黏膜表面覆有一层黏液,称为“黏液毡”,黏液毡由于纤毛运动、自身牵引力及吞咽动作,使其不断向下向后移动至鼻咽部。黏液毡约每10 min 更新一次,这将影响到药物在鼻腔中的滞留情况。
( 2) pH 值: 正常成人鼻腔的pH 值范围在6. 6~7. 1之间,这是药物经鼻给药的限制条件之一。;(3) 酶:鼻腔分泌物中有许多酶存在,参与药物的代谢,鼻腔中的NADPH2细胞色素P2450 酶的含量较肝脏高3~4 倍,能产生一种“伪首过效应”。
(4) 结构:鼻黏膜的厚度、脂质双分子层的结构也是影响鼻黏膜吸收的重要因素。
(5) 其他疾病:当感冒等疾病影响到鼻黏膜的生理功能时,鼻黏膜纤毛的清除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药物在鼻腔中的滞留时间和吸收情况.;2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剂型方面:;药物分子量;分子量的影响;忽远拆辩问胞落赏砂忽根昭路丰侄络涛胁在瞅淄亮诊组啃椅果木峙雾柿嫌药物新剂型和新技药物新剂型和新技;药物的p Ka 值也是影响药物鼻黏膜吸收的重要因素。
药物在鼻黏膜内的扩散很大程度上受到药物解离度的影响,分子在非离解pH 条件下吸收最好,部分解离时吸收较好,如果完全解离后,吸收最差。药物非解离部分的多少,取决于药物的解离常数( Ka) 和体液的pH。;脂溶性大的药物容易吸收。
鼻黏膜与大多数生物膜一样,具有“脂质筛”特性脂溶性大的药物容易通过,并且药物的油(辛醇)-水分配系数与其吸收率常数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溶液的pH;溶液pH对大鼠鼻腔吸收生长激素后的血药浓度影响(均为等渗)
(-〇-:pH=5;-●-:pH=6;-◇-:pH=7);药物的浓度和制剂的粘度;2.3鼻黏膜给药的剂型;剂型的改变能够影响药物在鼻腔中的滞留时间以及药物与鼻黏膜的接触程度,从而改变药物的鼻黏膜吸收.
鼻腔给药的常用剂型有滴鼻剂、喷雾剂、凝胶剂、粉末剂和微球制剂。
滴鼻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是常用的鼻用制剂之一。但由于鼻纤毛的清除功能,药液在鼻腔内的滞留时间仅有15﹣30 min,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物的吸收和疗效。
喷雾剂给药后,药物的分散均匀并以微小的液滴与鼻黏膜接触;药物在鼻腔中的滞留时间延长,药物的吸收比较完全。
微球制剂是目前研究最多的鼻用剂型,它有很强的生物黏附性,药物在鼻腔部位的滞留时间可延长至4h。此外,微球剂还能保护药物不受酶的代谢,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2.4吸收促进剂; ;吸收促进剂的作用机制;1.胆酸盐及其衍生物 ;胆酸盐作为胰岛素鼻腔给药的人体试验结果;2.环 糊 精 ;二甲基-β-CYD对纤毛运动频率的影响;3.壳聚糖 ;2.5粉雾剂; 粉雾剂是在气雾剂的基础上,为克服气雾剂的不足,综合粉体工学的知识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剂型,其使用方便,不含抛射剂,药物呈粉状,稳定性好,干扰因素少。
粉雾剂的最大优点在于使用时,病人的吸气气流是粉末进入体内的唯一动力,故不存在协同困难,降低了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尤其适合老人和儿童使用,而气雾剂吸入给药时,即使经过指导,也约有30%的病人不能正确使用。 ;粉雾剂中的药物通过呼吸道粘膜下丰富的毛细血管吸收,因而作为呼吸道粘膜吸收制剂,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无胃肠道降解作用,无肝脏首过效应,药物吸收迅速,给药后起效快。
大分子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可以通过吸收促进剂或其它方法的应用来高,尤其适用于多肽和蛋白类药物的给药
无抛射剂氟里昂,可避免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和呼吸道刺激
药物可以胶囊或泡囊形式给药,剂量准确,无超剂量给药危险
药物吸收后直接进入体循环,达到全身治疗的目的;
患者顺应性好,特别适用于原需进行长期注射治疗的病人
不含防腐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