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01秋天况味.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01秋天况味

秋天的况味;林语堂(1895—1976):原名和乐,后改为玉堂,又改为语堂。现代作家。福建龙溪(漳州)人。曾获上海圣约翰大学学士学位、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学位、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学校任过教授。1966年由美返台定居。 1976年3月26日去世于香港,4月移灵台北,长眠于故居后园中,享年82岁。 ;林语堂因翻译“幽默”(Humor)一词,以及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三本杂志,提倡幽默文学,因此有“幽默大师”的美誉。主要著作有《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林语堂是一个自由主义人文知识分子,他学贯中西,著作宏丰,散文、随笔是他作品中的精华。他结合外国娓语式散文和中国明清之际性灵作品的长处,加上他本人的天赋气质,使他的文章显示出主人情、通灵性、富幽默的特色。;在30年代《论语》时期,林语堂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文风就已经视读者为“老友”,自觉追求“以谈话腔调入文”,但这种文体的真正成熟,则是在其战时创作中,这篇《秋天的况味》写于1941年,是能代表其风格的成熟之作。;文章一千多字,不分段,文字随思绪而飘,随兴而起,随兴而止,颇为自然纯熟。林语堂的文艺观既受西方浪漫主义和克罗齐表现主义美学的影响,又深受中国道家文化的影响,他作文反对讲章法,而推崇“性灵”。他说:“作文章轨范以自茧,笔法章法以自缚,仁义道德以自绳,是非毁尊以自戒,先斫丧其生命,桎梏其性灵,使之不动,不动而欲得其势,其美、其气、其文,愚孰甚焉?”;文章从独坐沙发抽烟开始,由烟的“温煦的热气”而想到“秋天的意味”,才想到“诗文上秋的含义” 是萧杀、凄凉、与他所理解的是不一样的。;在一千字的短文中,开头讲抽烟就不慌不忙的用了将近三百字,这符合林氏在《写作六诀》里讲的要“随兴所至”,才能 “兔起鹘落翰神飞”。;接下来讲到他爱秋的“古色苍茏 ”,与其他三季比较,秋天“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具有成熟之美,中和之美。; 秋天的这种特质,对这时 的林语堂来讲,和其哲学 观也是吻合的。中年时期 的他还是半儒半道的,( 晚年的他归宗基督教), 他认为儒家的人生观“以义 为教,以顺俗为旨”,其本质是“都市的哲学”;而道家对现实和世界抱着否定的、嘲弄的态度,其本质是“田野的哲学”。 ; 而林语堂认为“我们大家都是生来就一半道家主义,一半儒家主义”,最好的人生哲学应该是介于儒、道“两个极端之间的那一种有条不紊的生活——酌乎其中的学说”,因此很理想的就是做“城中的隐士” 、“半玩世者”,半在俗世半为仙。; 他说 “只有在这种环境之下,当一个人的名字半隐半显,经济在相当限度内尚称充足的时候,当生活颇为逍遥自在,可是不是完全无忧无虑的时候,人类的精神才是最快乐的,才是最成功的。” ; 文章在点明他爱的是“初秋”之后,表明了在这时节可赏乐之事,月圆蟹肥、桂花皎洁,接下来就讲到人生中诸如此类的享乐之事:酒、雪茄、鸦片,并总结道:“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并随手就数出了具有这种特征的一系列事物: 慢火炖猪肉时的声调、 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 用了半世的书桌、 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 苍劲雄浑的笔迹等。; 从林语堂这里的信手拈来,就可以看到他平时在点滴中对生活的享受。林语堂的人生观是一种享受生活的快乐人生观。他承认人的自然欲望,认为人生活的目的就是满足欲望、享受快乐,因此他有一种近情理论。; 他说:“近情,即承认人之常情,没多弱点,推己及人,则凡事宽恕,容忍,而易趋于妥洽,妥洽就是中庸。” 还说:“近情精神实是人类文化最高的最合理的理想,而近情的人实在就是最高形式的有教养的人。” ;在这种人生观指导下,林语堂提倡悠闲生活,悠闲对于快乐生活十分重要。他说,世间万物都在悠闲中过日子,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白鸽在教堂的上空随心所欲地盘旋飞舞,它们从来不为中午饭怎么吃而操心,只有“人类是唯一工作的动物”,这是因为人类的生活“太过文明”,获取食物的工作太辛苦。他认为 “没有金钱也能享受悠闲的生活。他须有丰富的心灵,有简朴生活的爱好,对于生财之道不大在心,这样的人,才有资格享受悠闲的生活。” ;文章最后以邓肯赞美秋天的佳句结束。林语堂自己说他是倦则搁笔,“文章与其收束不好,还不如全不收束。突然而来突然而去”。;总结: 1.林语堂作为幽默大师和现代娓语式散文笔调的开创者,在当时和后来都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独抒性灵的小品文给当时文坛带来清新的气息,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领域。;2.这篇小品文写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