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地域文化期末复习指导答案和课本对照
安徽地域文化期末复习指导答案与课本对照
一、填空:
1、P4-5(新P6倒数第8行); 康熙六年七月十二日(1667年8月30日),康熙批准了由吏部汇奏并经御前会议讨论通过的全国性地方行政区划和官制政革意见,其中.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两省,改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使安徽省三司健全,因此,康熙六年(1667)一般认为是安徽建省标志。
2、P5(新P7第7行); 安徽建省大致经历了元末明初的行政区域统一;世祖顺治十八年(1661年)左、右布政使划片分治;圣祖康熙四年(1665年)调整左、右布政使辖区,使苏、皖两省分省分治奠定基础,确定疆界;康熙六年七月甲寅,正式批准建省;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己亥,正式将省会定干安庆。因此,一般把公元l667年8月30日作为安徽省诞生纪念日。
3、P5(新P7-P8);解放战争后期.安徽境内的淮河南北、江淮地区先后解放,初建皖西、江淮、豫皖苏边区3个行政公署,下设专区,再下为县、市。1949年4月,撤销上述3个行政公署,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5月,随着江南地区全部解放并普遍建政,成立皖南人民行政公署。两个行署行使省的权力,但比省的规格要小。行署下辖直辖市、专区,再下为县及专辖市。1952年4月,撤销皖南、皖北2个人民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8月T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省。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省会驻合肥。
4、P7(新P10第二段);地域文化,也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地域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5、P10(新P14第三节第一段);安徽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中,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在安徽大地上形成了三个各具特点的区域文化,即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安徽文化。
6、P16(新P23);安徽文化具有延续性、兼容性、多样性、不平衡性的基本特点。
7、P22(新P32第2段第一句和P33第4段最后一句,第5段第1句);道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学派之一,春秋末年的老子初步创立了道家思想体系,战国中期的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术的集大成者。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所著的《老子》一书中。《老子》共五千多字,故也称五千言,被后来的道教奉为经典,老子本人亦被尊为教祖
8、P33(新课本未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集中表现为提倡新文化,颠覆旧文化。具体内容则可概括为四个方面: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9、P38(新P60)到春秋战国时期,安徽的农业发展水平由一项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得到见证,这就是芍陂的开凿与修建。;
10、P47(新P70);东汉时期安徽出现了两个堪与大天文学家张衡比肩的人物桓谭和王蕃。
11、P50(新P73);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商业数学的发展,尤其是徽商对数学的重视,在历史上是少见的。徽商编了不少应用商业数学书籍,如《铜陵算法》、《算林拔萃》、《庸章算法》、《算法纂要》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程大位的《算法统宗》。
12、P49(新P72)(;清代安徽的天文学研究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梅文鼎被誉为清代“历算第一名家”,
13、P52(新P76);朱载堉为明皇室子孙,他自幼爱好音律、数学,专心攻读,一生著书立说,主要著作有《乐律全书》、《律吕正论》、《律吕质疑解惑》、《嘉量算经》等,这些著作涉及物理学、数学、天文学、以及音律、舞蹈等领域。
14、P28(新P42);朱熹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以“理”为最高哲学范畴的哲学体系,这个体系包括理气论、心性论、格物致知说和知行并进说等各方面内容
15、P58(新P83)、清末,废科举,行新学,安徽的文化教育仍位于全国前列。早在清同治十一年(1872),安庆就曾办有尚文小学堂;安徽第一所高等学堂一一安徽省求是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85),比清政府正式颁布学堂章程还早4年。
16、P59、70(新P92);魏晋时期的嵇康曾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哲学人生观,并有“内和外见”的音乐见解,其中包涵了丰富而杰出的教育思想。嵇康还著有中国音乐历史上一篇重要的音乐美学论,即著名的《声无哀乐论》。在这篇论著中,他首先提出“声无哀乐“的基本观点,即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哀乐是人们被触动以后产生的感情,两者并无因果关系。
17、P61(新课本未提及);朱熹继承发展了先秦的教育目的论,提出“明人伦”、“为圣贤”的教育目标。
18、P67(新P89);中国文学史上的“三曹”指汉魏时期的曹操、曹丕与曹植父子。他们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均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
19、P68(新P91);曹丕《典论·论文》是中国第一篇文学批评的专门论文。涉及了文学批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