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室试剂危害和防护
徐立朋
药学院 新药研究所;2009.7.3 27 ;仪攒蝗膝散殿觅剑需协博惭届怖徘隔修渴绵埔奢叠膊格字啥性魂狡幌舅梅实验室试剂的危害与防护实验室试剂的危害与防护;蟹邦个怒负萌炸炉谴均淆补举穿咖凡钓讽杜骚蚕痹斌压窄赢凑马剁论兴苇实验室试剂的危害与防护实验室试剂的危害与防护;尘海虞壮腔踊忠竿勿蹈筏池屡汕寓痕王骆褥拷滇祈拾艳毗饮夹枝贯葡白恢实验室试剂的危害与防护实验室试剂的危害与防护;一、化学因素致癌
二、物理因素致癌
三、有毒或危险的化学试剂
四、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
;第一节 化学因素致癌;根据化学致癌物的作用方式:
直接致癌物
间接致癌物
促癌物(肿瘤促进剂)
根据化学致癌物与人类肿瘤的关系可分为:
肯定致癌物
可疑致癌物
潜在致癌物
;直接致癌物
指进入机体后不需代谢就能与细胞直接作用,诱导正常细胞癌变的化学致癌物。这类化学致癌物化学性质活泼、致癌力较强、作用快速。
如,亚硝酰胺、致癌性烷化剂。
;间接致癌物
是指进入体内后需经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代谢活化变成化学性质活泼的形式才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学致癌物。
大多数化学致癌物属于这一类。
促癌物(肿瘤促进剂)
是指单独作用于机体时无致癌作用、但能促进其他致癌物诱发肿瘤形成的化学物质。
如,巴豆油、糖精及苯巴比妥。;肯定致癌物: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和基础专家均认可,且具有肯定的量效关系。
可疑致癌物:具有体外转化能力,且接触时间与癌症发生率相关,但动物致癌结果不稳定,缺乏流行病学证据。
潜在致癌物:一般在动物实验中可能获得部分阳性结果,无资料证明对人具有致癌性。
;与人类肿瘤有关的部分致癌物 ;人类致癌物与人类肿瘤 ;二、常见的化学致癌物;1、烷化剂;2、亚硝胺类;3、多环芳香烃类;4、芳香胺与偶氮染料;5、生物毒素;6、内原性致癌物;三、化学致癌的特点;四、化学致癌物的代谢活化;化学致癌物的代谢活化;;四、DNA的损伤与突变;插入DNA replication;插入Protein Synthesis;(一)? DNA加合物的形成与DNA损伤;
2、DNA损伤
加合物的形成导致碱基替代、缺失、插入、颠换等DNA损伤。
致癌物不仅与核DNA结合,还可与线粒体DNA结合。;插入Addition and Deletion Mutations;(二)? DNA损伤的修复;3. ?重组修复;3. ?重组修复;4. 错配修复
识别出正确的链,切除掉不正确的部分,然后通过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合成正确配对的双链DNA。;(三)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基因突变的种类动画;染色体突变
染色体重排
染色体片段丢失
非整倍体的形成;第二节?? 物理因素致癌;各种粒子的能量
质子 2 MeV; 电子 1~1000 MeV; α粒子 5 MeV;
中子 2.5~14 MeV;;二、物理因素致癌的机制
电离辐射:粒子经过之处产生许多离子对和自由基,这些物质可直接与DNA分子结合,导致DNA损伤。
紫外线:UVA(320~400nm) 产生活性氧
UVB(290~320)、UVC(240~290)直接断裂DNA链
固体和胶体致癌的机理不清。
长度8μm,直径1.5μm的纤维致癌性最强。
假说:物体表面因子对细胞的非特异性刺激。;第三节 有毒或危险的化学试剂;VEGF angiogenesis-Cancer;第2 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气体经压缩后贮存于耐压钢瓶内,都具有危险性。钢瓶如果在太阳下曝晒或受热,当瓶内压力升高至大于容器耐压限度时,即能引起爆炸。
;第3 类 易燃液体
丙酮 (Acetone) :易燃、有刺激性
乙腈 (Acetonitrile):易燃、有毒
氯仿 (Chloroform) :有毒、有刺激性、致癌
环己烷 (Cyclohexane): 高度易燃、有刺激性、有毒
乙醇 (Ethanol): 易燃
乙酸乙酯 (Ethylacetate):易燃、有刺激性
乙醚 (Ether) :易燃、有毒
甲醇 (Methanol): 易燃、有毒
;第4 类 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赤磷,硫磺。
白磷。
金属钾,钠,电石等。
;第5 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剂具有强烈的氧化性,按其不同的性质遇酸、碱、受潮、强热或与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等性质有抵触的物质混存能发生分解,引起燃烧和爆炸。
;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