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液晶产业现状和未来.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液晶产业现状和未来

中国液晶产业现状与未来(高鸿锦) 历史回顾 我国液晶显示技术研究始于1969年,基本上与世界同时起步。在1980年之后形成产业,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80年,电子部774厂、科学院713厂和上海电子管厂,先后引进4英寸基片玻璃的LCD生产线,主要生产用于手表、计算器和一些仪表的液晶产品。目前这些生产线,或停产或早已改造。 第二阶段:1985年至1990年,长沙770厂,深圳天马、深辉、石家庄电光电子,福建莆辉等引进7英寸生产线,目前大部分厂还在生产。 第三阶段:1989年开始,引进12×14、14×14(16)英寸TN-LCD生产线,如天马二期、康惠、信利一期,河源精电,深辉二期、晶蕾等,这些线产量大,设备比较先进,成品率高,效益比较好,是目前主要的TN-LCD生产线。 与此同时一批台、港、新加坡商人也纷纷在广东、福建设厂,其中较大的有挺国、怕宝、 华泰、钢达、新光、辉开等,这些厂一般均以生产TN低档产品为主。 第四阶段:1992年以后,我国开始引进14×14或12×14英寸STN-LCD生产线,其中投资1000~1500万美元从美国引进的设备,只适于生产点阵TN屏和中小尺寸STN屏。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引进日本成套设备的厂家有深圳天马、河北冀雅、汕尾信利。这些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节拍快(2~3片/分),厂房净化条件好,具备生产高档、大尺寸STN-LCD的条件,但除无锡夏普外,由于技术不过关,难以大批量生产高档STN-LCD产品。 目前正在我国长春建设的TFT-LCD生产线,它是我国第一条引进的日本DTI第一代TET生产线,同时,一些大企业集团相继宣布投巨资建TFT-LCD生产线。这些生产线的建成将结束中国大陆没有TFT-LC D生产线的历史,并推动工国LCD产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基础材料国产化趋势增强 经过10年多的努力,我国LCD工业所用的基础材料从无到有,已逐步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其中液晶材料和导电玻璃国产化率比较高,其它材料的供应也将逐步转向国内。 1.液晶材料如果从 1987年清华大学在石家庄建立联营液晶材料厂,生产TN液晶算起,至今已有12年。1998年石家在实力克液晶公司销售6.2吨液晶,销售额近7000万元。此外,烟台万润精细化工公司、西安现代化学研究所也都有液晶材料(或单体)供应。目前我国生产的液晶材料除普通TN型材料外,还有满足宽温低阈值等特殊要求的TN材料及部分STN型材料。液晶材料国产化率可达70%以上,但国外液晶大量流入造成降价压力。 2.导电玻璃1989年深圳南亚是第一家从国外引进ITO导电玻璃生产线的公司。但当时几家产量都很小,技术落后。1993年开始,深圳菜宝、南玻伟光等公司先后引进国外先进的立式连续镀膜生产线,经消化、吸收和改造,使ITO导电玻璃的产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1998年,我国共有导电玻璃生产线约20条,其中引进与国产生产线各半,,总的生产能力约 450万片(14×14标准计算)。但是需求每月大体上在300万片左右。因此,导电玻璃市场上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售价下滑将长期持续。 3偏振片我国至今几乎全靠从日本进口偏振片。 1970年以来日本公司凭借其技术上的优势,至今几乎垄断了全球的LCD用偏振片市场。为打破垄断,1995年深圳盛波在引进美国ADS公司设备的基础上,经过几年艰苦努力,基本上掌握了偏振片全套生产技术,又经过半年试生产,产品民部分上市,近期将通过项目鉴定,我们希望此举将开辟偏振片国产化的新路。 4.其它材料及元器件液晶显示器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配套元器品种很多。例如苏州瑞红生产的LCD用正性光刻胶已在市场上大量供货,深圳帝光的背光源已大批量生产,产品包括LED、CCFL等。 5.生产设备与检测仪器我国大陆目前至少有50家 LCD生产厂家,其中绝大多数设备都从国外进口,每年需要更新、添置的设备和仪器要花费大量外汇。近年来不少研究机构和企业在生产LCD工艺设备和检测仪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清华液晶工程公司已能生产玻璃切割机、偏振片切割机、预倾角度测量仪等20多种设备,年销售额达500万元以上。 技术研究开发形成新的格局 我国液晶显示技术研究工作起步较早。七十年代,清华和长春物理所率先研制出液晶显示屏,但是七、八十年代由于LCD研究未能列入国家科研攻关项目,经费不足,研究工作出现了低潮,拉大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只是到了九十年代,情况才有所改善,LCD相关机构发展到10多家,其中有国家科委在南京五十五所建立了国家平板显示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北京市科委与清华大学联合建立了北京清华液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天津计委、科委与南开大学联合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