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减少纯棉精梳针织纱棉结体会
减少纯棉精梳针织纱棉结的体会
余竞雄 李 洵 叶魁伟 广东东莞棉纺织有限公司
1 前言
棉结一般分为生物棉结、带籽屑棉结和机械棉结三大类。生物棉结是在田野作物的棉铃中产生,是在棉花生长过程中产生,为未成熟的扁平纤维的结集,隐藏于纤维束内,生物棉结主要受棉花品种、棉花产地、气候条件及收获季节的影响。带籽屑棉结是指附有纤维的棉籽壳粒屑,即带纤维籽屑,带籽屑棉结产生于棉花轧花过程中,由于棉铃的纤维从棉籽上剥离时,棉籽壳被压碎或破裂。带籽屑棉结主要受轧花机状态的影响。机械棉结是指从轧花开始到纺纱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纤维扭结,主要是因棉花中未成熟纤维的存在、机械状态不良、工艺设计不合理所引起。生物棉结在布面上反映为我们通常所说的不能上色的“白星”疵点,带籽屑棉结和机械棉结在布面上反映为能够上色的“毛粒、毛头”疵点。
现在市场上的精梳纯棉针织用纱质量都是以针织坯布的实物质量为主要依据,布面棉结杂质作为实物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顾客都以有经验的人员在一定面积的深色布面的目测棉结粒数作为指标考核纱线质量。目测结果与纺纱厂的电容式条干仪测试的棉结疵点有一定的差异,条干仪所检测的结果是根据疵点的线密度大小变化而引起的电容变化来判定,达到仪器的设定值就计数(长度为1 mm,粗度有+140%、+200%、+280%和+400%四档),包括棉结(生物棉结、带籽屑棉结、机械棉结),还有附人的杂质。附人的杂质和在纱线中不紧密的带籽屑棉结在经过漂洗后会除去相当一部分。所以有时附人的杂质和不紧密的带籽屑棉结占的比例较大时,就会发生条干仪检测棉结疵点而目测布面棉结并不多的情况。而且顾客的目测结果还会受棉结疵点的大小明显程度、棉结疵点上色与否、环境灯光、人员心理等因素影响。为了与顾客的目测结果相对应,我们厂在对棉花或纺纱时半制品目测棉结时将棉结分为大、中、小,以直径区分,0.3mm以下的为小棉结,0.3~0.9mm的为中棉结,1mm及以上的为大棉结。 顾客以布面目测结果为依据,对纱线棉结指标进行考核,具体数据见表1(选取5处棉粒最多的位置目测计算平均值,可根据棉粒大小程度向下半级取值及受色均匀程度向下一级取值,如3.5、4.5级。)
2 棉花的选用
我们对棉结多、未成熟纤维含量高、马克隆值太低的棉花一般不用或少用,合理选用早、中期棉花,少用晚期棉花,注意带纤维籽屑较多的棉花的使用。棉花中棉结数量不仅与棉花的品种,产地气候、收获季节有关,还与棉花轧花工艺有很大关系,美棉、澳棉都采用机摘棉方式,轧花普遍采用多刀片、高速高产工艺,轧花机组还加皮棉清理机,棉花在轧花过程中受打击力大,纤维损伤程度加大,加工的皮棉中短绒率约增加15%~20%,棉结数量增加40%~60%,布面棉结明显增多,近年我国新疆部分产棉区也在逐步采用这种工艺。对于棉花加工产业而言,这是一种发展趋势,作为棉纺生产企业,应该及早研究应对措施,避免布面棉结的恶化。对新疆采用机摘棉与人工采摘的棉花质量对比见表2。
从表2中AFIS测试结果对比,同等级原棉,机械采摘比人工采摘的棉花质量差。 USTERAFIS纤维测试仪对测量棉结可靠而实用,与布面棉结目测结果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在选用棉花和优选工艺时,测试数据可以作为指导。
3清梳联工艺与设备状态
现在的开清棉机组都向短流程发展,普遍采用“一抓,一开,一混,一清”的机台配置,在制定工艺时必须综合考虑除杂效率、开松度、棉结、短绒四方面,贯彻精细抓棉、早落早碎,均匀混合、少伤纤维、减少棉结的工艺原则。由于棉花轧工工艺的转变,现在棉花含杂较以前大为减少,在制定工艺时应考虑打手速度适当减低,减少因打击力太大而造成纤维损伤,增加棉结和短绒。另要保持好输棉通道、打手、尘棒的光洁度,打手齿尖无毛刺和倒钩,输棉气流要保持顺畅,防止因棉花在打击、输送过程中因挂花揉搓而产生棉结。
梳棉机是棉纺企业减少棉结的关键工序,我们主要从工艺优选、针布的选用和磨砺方法、保持良好的设备状态上来减少棉结。梳棉机刺辊和锡林的线速比要合理选用,为了少增加短绒的产生,刺辊速度不宜过高,刺辊和锡林的线速比不能小于1:2,否则会不利于纤维从刺辊转移到锡林,使部分纤维回流而产生棉结。国外研究表明,当线速比为1:l时纤维不能转移;1:1.4时刚开始能转移,有30%~40%纤维回流,1:1.7时约有20%~30%纤维回流;1:2时基本能全部转移。我厂采用的刺辊和锡林线速比为1:2,而现在国际最新的超高产梳棉机(如.DK903、C51、C60)纺纯棉时刺辊和锡林的速比推荐值为l:2.2~1:2.6。盖板速度对于减少棉结也十分重要,在不增加短绒产生的前提下,可以将盖板速度适当提高,我厂将盖板速度由110 mm/min提高至182 mm/min,经顾客目测检验,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主斜井皮带选型和电气控制.doc
- 主要产品使用螺栓规格和紧固力矩一览表.doc
- 主要葡萄品种和口感.doc
- 主板HD+Audio接口和前置耳机面板连接解决方案.doc
- 主题2 生活中材料.doc
- 主题班会--我理想.ppt
- 乌头类中药在骨科临床应用研究.pdf
- 乌头药材炮制研究进展.pdf
- 为什么说树木是天然 消音器.pdf
- 九物14.5《电磁铁应用》教案.doc
- 2025至2031年中国钢琴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钢砂膏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英语2014-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摘选含答案解析.doc
- 2025至2031年中国钹型页轮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届广东省高三下学期一模分析及教学启示课件.pptx
- 2025至2031年中国钻座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聘请工人合同协议.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钼丝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铁基含油钢领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聘请工人协议书范本.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