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钛合金中碳化物的组成及形态的演变规律模板.doc

钛合金中碳化物的组成及形态的演变规律模板.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钛合金中碳化物的组成及形态的演变规律模板

初稿 钛合金中碳化物组成及形态的演变机制 金云学1,李俊刚2 (1江苏科技大学,先进焊接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江苏,镇江 212003; 2佳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摘 要: 本文采用熔铸法制备自生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利用SEM、EDA、TEM、XRD等手段,系统研究了增强相形态、尺寸、分布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合金基体为α-Ti时,碳化物为单相TiC,其形态随着碳含量的增加依次呈羽毛状或麦穗状、颗粒状或短棒状、粗大的枝晶状;当合金中铝含量增加时,溶体中TiC,通过包共晶转变,开始析出Ti3AlC相。碳含量低时形成单相Ti3AlC;碳含量增加时,由于Al扩散限制,形成TiC为芯Ti3AlC为包覆层的双层结构颗粒,形态上呈颗粒状或树枝晶状;当合金中铝含量进一步增加时,碳化物转变为单相片状Ti2AlC。 关键词: 钛合金,复合材料,碳化物,形态,机制 中图法分类号:TB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185X(2005)06-0???-0? 1引言 TiC颗粒增强钛合金基复合材料具有化学稳定性好,界面结合好等特点[1]。因此,有很多研究工作者从事TiC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组织、结构、性能的研究工作。制备工艺上,日本的研究者多采用机械合金化法(粉末冶金法)和燃烧合成法[2,3],而欧美国家的研究者多采用XDTM法、熔铸法或多种工艺的组合方法[4]。国内研究者多数采用熔铸法制备TiC/Ti复合材料[5,6],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但反应自生的TiC颗粒呈枝晶状,尺寸较大[6,7],因此,控制TiC的形态和尺寸已成为制备TiC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关键环节之一。要想控制TiC在钛合金中形态、分布,应清楚地知道TiC的形成规律。熔铸法制备的TiC/Ti复合材料中,TiC随着体积分数的不同和基体化学成分的变化而呈不同的组成、形态、分布。国内外对碳化物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虽多,也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结论或成果,但多数都选定特定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尚缺乏碳元素加入到钛合金中后都呈哪些形态;钛合金中存在常用合金元素时,碳化物的组成及形态演变规律如何,尚缺乏系统研究;而该方面研究可以为研究者在选择基体成分及TiC体积分数时,提供一定依据,因此,认为很有必要开展该方面研究。本文对钛合金中碳、铝含量变化时,碳化物的组成及形态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2 实验方法 实验时选用海绵钛、纯铝(99.99%)和用SHS方法制备的TiC/Al预制块为原材料。在真空水冷铜坩埚非自耗电弧炉中熔化,为使化学成份均匀,经3次熔炼制得铸锭,熔炼量为50g。铸锭线切割成10×10×3mm试样。合金组织观察及能谱分析是在JEOL,JSM-680LV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和OXFORD,INCA Energy 300能谱仪上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是在RIKAGU D/MAX 衍射仪上进行,采用Cu靶,电压为20KV。 3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合金相组成 钛合金中最主要和最常用的合金元素为铝元素。钛合金中的基体组成随着铝含量的变化,从α-Ti、α2-Ti3Al及γ-TiAl顺序变化,而且钛合金中碳化物的组成及形态也发生变化,图1为不同含铝量时合金的相组成,可见当含铝量较低(≤7%),基体组织为α-Ti或α-Ti和少量Ti3Al相时,碳化物为TiC;铝含量增加,使基体组织以Ti3Al为主时,合金中除了TiC外,开始出现Ti3AlC相;当铝含量进一步增加时,碳化物变成单一的Ti2AlC相,即铝含量不同时,碳可以以二元或三元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对大量试样的分析结果表明,单相TiC是在含铝量比较低,基体组织为α-Ti或α-Ti中含有少量Ti3Al时存在的;基体为Ti3Al或Ti3Al+TiAl时,碳化物为TiC+Ti3AlC;当基体组织为单相TiAl时,碳化物则以单相Ti2AlC的形式存在。 3.2 TiC的形态及形成 TiCP/Ti复合材料的铸态组织较为复杂,成分和制备方法的不同造成复合材料的组织的不同。图2为α-Ti基体中碳含量为0.2~2.0%时TiC形态。可见 Ti-6Al-0.2C合金基本为单相α-Ti,TiC含量非常少(图2a);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开始出现链条状TiC (图2b),且其数量也随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图2c),链条状TiC由羽毛状或麦穗状TiC相互连接而成(图3a,b)。 含碳0.8%时,TiC基本呈粒状或短棒状(图3c,d),均为共晶凝固时形成的TiC。含碳1.0~1.2%时,微观组织中以共晶凝固形成的短棒状或粒状TiC为主,并开始出现细小的初生枝晶状TiC(图2e,f);碳含量进一步增加到1.5%时,枝晶状TiC的数量和枝晶的发达程度都在增加(图2g);碳含量达到2.0%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