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古诗词赏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古诗词赏析

中国传统节日古诗词赏析 1、春节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2.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3. 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 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4. 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5. 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赏析这首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赏析?元夕》的创作背景:靖康之难(公元1127年)后,宋金长期处于“冷战”对峙状态。公元1174年(宋淳熙元年)春,辛弃疾(1140—1207)离开滁州,到建康留守叶衡幕中做了几个月的参议官。秋冬之交,叶衡入朝为相,辛弃疾因叶衡的推荐而被皇帝召见,随后被留在临安(今杭州)做管钱粮的仓部郎官。第二年元夕,虽然靖康之耻雪未有期,是夜仍被小朝廷主政者们营造得热闹异常,全城大放花灯,鱼龙戏舞,道路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观赏之余,三十五岁的辛弃疾写下了这首词。 此词一上来就极力铺陈渲染南宋首都元宵灯会的盛况。先写灯火辉煌、歌舞并作的热闹场面。花千树,星如雨,玉壶转,鱼龙舞。满城锣鼓喧天,流光溢彩,盛况空前。接着写游人车马彻夜喧腾的景象。观灯的人有的乘坐香车宝马而来,也有头插蛾儿、雪柳的女子结伴而来。在倾城狂欢之中,主人公却置美景不顾,密约会晤意中人,不知是人多混杂还是地点没讲清,久望不至,久寻不着,最后才发现“那人”身处“灯火阑珊处”。?都说辛词豪放沉郁、婉约含蓄,这首《青玉案》就是兼而有之的代表作之一,全词构思新奇,语言工巧,曲折含蓄,前后照应,写景言志,相得益彰,细细赏读,宛如嚼槟榔,余味绵绵,无论时光流转,常读常新。 首先是想象丰富,夸张了得。辛弃疾开篇便借助非凡的想象力,对东风的力道竭尽夸张之能事,烟花升腾起来被看做是东风催开的千树花,等同了桃花、李花、杏花,这撇开了火药的功效不说,还让四季的百花强认了一个亲戚。而烟花的从天而降则又演变成是被那东风吹落的流星雨,这该是多少数量级的风啊?这东风也未免太抢功、太强悍了吧!我们知道,烟花在今天是司空见惯的东西,而在宋代绝对是领先世界的高科技产品,是元宵放灯时皇亲贵族和大众争睹的时髦稀罕物,好比现在的除夕春晚是必看的。 其次描摹细致,动感十足。整首词虽然只有72个字,但描写景致细腻,足以让人身临其境。烟花的起落升降,凤笛声的抑扬长短,花灯的明暗转换,“鱼龙舞”一夜与寻人“千百度”,车马在穿行,阵阵暗香在浮动,盈盈笑语在萦绕,现场节奏感强,色彩鲜明,层次丰富,个性分明。特别是“蛾儿雪柳”句?,简直就是一场现场找人的电视直播:炮竹声声,烟花升腾,宝马雕车交错行驶,张灯结彩,人欢马叫,戴?“蛾儿”的女子过去了,不是意中人,着“雪柳”的过去了,不是,持“黄金缕”的过去了,也不是;不光看,耳朵也拼命对现场传来的各种声音进行分辨,“盈盈笑语”中也没有意中人那熟悉的声音,最后只能用眼睛、鼻子送走远去的背影、暗香,就在快要绝望之时,也许是灵犀指明了方向,也许神明可伶苦寻者,主人公突然调头,镜头猛然切换,将目光投向那“灯火阑珊处”,功夫不负有心人,神秘的“那人”终于现身了,来个定格特写,可以想象那女子也许是一袭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